工资被拖欠好几年了,还能申请强制执行吗?钱还能要回来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劳动纠纷的律师,最近后台收到好多朋友的私信,问得最多的就是:“律师,我的工资都被老板拖欠好几年了,现在还能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把钱要回来啊?”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揪心的,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一拖就是好几年,换谁心里都不好受,我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拖欠工资几年强制执行”这点事儿,希望能给有类似困扰的朋友们一点帮助。
咱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不管工资拖欠了多久,只要你还没放弃,理论上都有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来的可能,但“强制执行”不是第一步,也不是你想申请就能马上申请的。这中间有几个关键步骤和时间点,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不然可能白忙活一场,或者错过了最佳时机。
第一个关键点:拖欠了好几年,还能不能走法律程序?
很多人会问,都过了这么久了,是不是就没办法了?这里就要提到一个“诉讼时效”的问题,简单说,就是法律保护你的权利是有时间限制的。 对于劳动纠纷,比如拖欠工资,首先你得去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时效一般是一年,从你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你的权利被侵害那天算起。比如说,老板本该2020年1月发你2019年12月的工资,但一直没发,你也知道了,那仲裁时效就从2020年2月开始算,到2021年1月。 如果过了这个仲裁时效,你再去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可能就不会受理了,或者受理了对方提出时效抗辩,你也可能败诉。
诉讼时效这东西,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过了时间就完全没救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记牢! 如果你能拿出证据证明,在这几年里,你一直在向老板或者公司追讨工资(比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催款函、甚至是你去找他时的证人证言等),那么诉讼时效就会“中断”,从中断那天起,重新计算一年的时效。 或者,如果老板在这期间曾经承诺过要还你工资,哪怕只是口头的(当然有书面的更好),并且你有证据,这也可能导致时效中断。千万别以为拖了几年就彻底没戏了,关键看你有没有“追讨”的证据!这就像你借给朋友钱,隔三差五催一催,这个“有效期”就会往后延。
第二个关键点:如果时效没问题,或者通过努力“续上”了时效,接下来怎么办?
- 先仲裁,后诉讼:劳动纠纷嘛,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必须先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告你的老板或者公司,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
- 拿到胜诉裁决/判决:仲裁委如果支持了你的请求,会出具《仲裁裁决书》,如果公司不服,可能会去法院起诉,你也可能对仲裁结果不服而起诉,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一审、甚至二审,你会拿到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比如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民事判决书》或《民事调解书》。这份文书,就是你申请强制执行的“通行证”!
- 申请强制执行:拿到生效文书后,如果老板或公司还是不主动给钱,这时候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三个关键点:强制执行,法院会怎么做?我能拿到钱吗?
一旦你向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书》和相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法院立案后,就会进入执行程序。 法院的执行法官会依法采取一系列措施,
-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也就是欠你钱的老板或公司)的银行存款;
- 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比如房子、车子、设备等);
- 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
- 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他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买房买车,子女上高收费私立学校等等;
- 如果被执行人有钱故意不还,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赖”名单),这对他的信誉影响就大了。
- 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只要对方还有财产,哪怕是一点点,法院都有办法去查、去执行。最怕的是什么呢?就是对方真的一无所有,或者把财产都转移、隐匿了,查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这种情况下,执行程序可能会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但“终本”不代表你的钱就打水漂了!只要你发现对方有新的财产线索,随时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这个权利是一直有效的。
给大家的几点实在建议:
- 赶紧行动,别再拖!时间拖得越久,证据可能越难收集,对方的财产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知道自己被拖欠工资了,就要有意识地去维权。
- 收集证据!收集证据!收集证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牌、银行流水、与老板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催款记录等等,只要能证明你在这家公司工作过、以及公司拖欠你工资的事实,都要好好保存。
- 第一时间申请劳动仲裁!别想着“老板过几天就给了”,一拖可能就过了仲裁时效。
- 拿到生效文书后,第一时间申请强制执行!别犹豫,给对方留的“自觉”时间不要太长。
- 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财产线索。法院的执行资源有限,如果你自己知道老板有什么财产,比如他偷偷买了新车、新手机,或者在哪个银行有存款,一定要及时告诉执行法官。
- 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劳动纠纷看似简单,但涉及时效、证据、程序等多个方面,有律师帮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提高维权成功率。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至第二百五十四条:这些条款规定了法院可以采取的具体执行措施,如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搜查被执行人的财产;强制交付财物或者票证;强制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等。
小编总结:
“拖欠工资几年”不是你放弃维权的理由,但“强制执行”是有前提条件的——你得先打赢官司,拿到生效的法律文书。而打赢官司的前提,往往又与你是否在时效内主张权利、证据是否充分息息相关。
如果你正面临工资被拖欠的困境,哪怕已经拖了几年,也请不要轻易绝望,先梳理一下自己手里的证据,看看是否存在时效中断的情形,如果有,赶紧行动起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拿到胜诉判决后,果断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法律一定会为积极维权的人撑腰!
维权之路可能会有波折,但请相信法律是站在你们这边的,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拿到属于自己的辛苦钱!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大家继续交流。
工资被拖欠好几年了,还能申请强制执行吗?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