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合同怎么签才不吃亏?签了之后觉得亏了又该咋办?
好嘞,各位工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实在的话题——工伤赔偿合同,这玩意儿可太重要了,关系到咱们受伤后的生活保障,一分一毫都不能马虎。 大伙儿要是不幸遇上工伤,身体受了罪,心里肯定也急,这时候,单位可能...
大家伙儿都知道,工地上活儿重,风险也相对高一些,真要是不幸发生了工伤,身体受苦不说,一家子的生计可能都受影响,这时候,跟老板或者包工头谈赔偿,签那个《工伤赔偿协议书》,就是重中之重了,很多工友可能觉得,只要对方给钱就行,协议嘛,随便签签无所谓,哎,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协议一签,就具有法律效力,将来想反悔可就难了。
那签这个协议之前,咱得做哪些“功课”呢?

先把“家底”摸清——我的伤到底能赔多少钱?这可不是老板说多少就是多少,咱得先去做工伤认定,再做劳动能力鉴定(评伤残等级),有了这两个东西,咱就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算出个大概的赔偿数额,这里面门道多了,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等,都得算清楚,心里有个数,谈判才有底气。
赔偿项目写明白,一分一毫不含糊!协议里必须把所有赔偿项目都列出来,医疗费X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X元”,最好是大写小写都写上,免得日后扯皮,千万别写“一次性赔偿XX元,包含所有费用”这种模糊不清的话,天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漏掉啥。
钱怎么给?啥时候给?是一次性给清,还是分期给?分期的话,每期给多少,什么时候给?这些都得白纸黑字写清楚,最好能约定一个明确的支付期限和违约责任。“甲方应于X年X月X日前一次性支付乙方全部赔偿款XX元,逾期未付的,按每日XX%支付违约金。”
“后续”问题要考虑——签了协议,后续治疗谁负责?特别是如果有伤残的,后续可能还需要复查、康复治疗,这部分费用,如果这次赔偿里没包含,那协议里就得说清楚,后续谁来承担,别稀里糊涂签了“一次性了结,日后概不负责”,万一以后伤情恶化,哭都没地方哭去。
别轻易签“自愿放弃”的条款!有些老板会在协议里加一句“乙方自愿放弃其他一切仲裁、诉讼权利”,这话可不能随便签!万一签了协议,老板又不给钱,或者给的钱远低于法定标准,咱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都难了。
签了字,咱自己得留一份!这是最基本的,协议签完,至少一式两份,咱自己必须拿一份原件,上面得有双方签字盖章。
以案说法:
咱就说个真实的例子(人物为化名),王大哥在一个工地上砌墙,不小心从架子上摔下来,腿骨折了,包工头挺“积极”,第二天就拿着一万块钱和一份协议来了,说“王哥,这一万块你拿着,签了这份协议,这事就了了,以后你也别找我了。”王大哥疼得厉害,想着赶紧拿钱看病,也没细看协议,就签了字。
结果呢?王大哥住院花了三万多,后续还要康复治疗,误工好几个月,一万块钱根本不够!他想找包工头再要点,包工头拿出协议说:“王哥,白纸黑字写着呢,一次性了结,你都签了字的!”王大哥这才后悔当初没看清楚,也没去做工伤认定和鉴定,吃了个大亏,后来虽然也尝试维权,但因为签了那份显失公平的协议,过程非常曲折,最后拿到的赔偿也远不如法定标准。
这个例子就告诉咱,工伤赔偿协议,真不能随便签!
法条链接:
咱老百姓办事,得懂点法,心里才有底,关于工伤赔偿,主要看这几部法律:
《工伤保险条例》:这是核心!里面详细规定了工伤认定的情形、工伤待遇的项目和标准(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如果涉及到劳动关系确认、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等,这部法律就派上用场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如果双方是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或者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合同编的规定就适用了,特别是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像上面王大哥那个情况,如果能证明是在急需用钱、意识不清的情况下签的显失公平的协议,是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撤销的。
律师总结:
各位工友,工伤赔偿协议书,说白了就是咱用身体和健康换来的保障,马虎不得!
核心思想就一条:签协议前,先把“账”算明白,把“丑话说前头”!
咱出来打工,图的就是平平安安挣钱养家,万一真遇上工伤这种糟心事,一定要冷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到大家伙儿!咱的权益,咱自己要上心!
工地工伤赔偿协议怎么签才不吃亏?签不好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大家伙儿都知道,工地上活儿重,风险也相对高一些,真要是不幸发生了工伤,身体受苦不说,一家子的生计可能都受影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