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贷款催收,到底难在哪?催收员的苦,谁能懂?

金融债务35秒前1

说起逾期贷款催收,可能不少人会觉得,不就是打打电话,催人家还钱嘛,能有多难?要是这么想,那可真是把这活儿看得太简单了,我就来给大家扒一扒,这逾期贷款催收,到底“难”在哪儿,催收员的那些“苦”,又有谁能真正体会。

第一难:“沟通”的壁垒,比你想象的厚得多!

逾期贷款催收,到底难在哪?催收员的苦,谁能懂?

您以为催收就是“你好,该还钱了”这么简单?大错特错!你得能联系上人才行,很多逾期客户,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玩“人间蒸发”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对方的反应也是千奇百怪:

  • “老赖”型:“我就是没钱,你能把我怎么样?”“有本事去告我啊!”这种直接耍赖的,能把你气得血压飙升,但你还得耐着性子,不能骂人,不能威胁,因为那是违法的。
  • “哭穷卖惨”型:“我家里人生病了”、“我失业了”、“我投资失败了”……理由一大堆,听着都让人同情,催收员这时候就得在“法”与“情”之间找平衡,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显得没有人情味。
  • “暴躁易怒”型:电话一接通,不等你开口,先把你骂一顿,甚至进行人身威胁,催收员也是人,谁受得了这个?但为了工作,往往只能默默忍受,挂了电话自己消化情绪。
  • “敷衍拖延”型:“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明天一定还”、“下周吧,下周肯定处理”,结果呢?明天复明天,下周复下周,无限循环,催收员的耐心就在这一次次的敷衍中被消磨殆尽。

第二难:“效率”的困境,大海捞针的无奈!

有些逾期客户,当初留的联系方式早就不用了,住址也换了,催收员想找到人,简直像大海捞针,通过各种渠道核实信息,耗时耗力,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了,对方一句“不认识这个人”或者“早就搬走了”,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就算找到了人,对方也未必配合,这种低效率、高成本的寻找过程,是催收工作艰辛的又一体现,催回来的款项可能还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

第三难:“情感”的煎熬,内外夹击的压力!

催收员每天面对的都是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客户的抱怨、指责、谩骂,甚至是一些极端的言辞,都会对催收员的心理造成冲击,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社会上对催收行业的偏见也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时候连家人朋友都可能不理解他们的工作。“你们是不是就是高利贷的打手?”“你们这工作是不是骗人的?”这样的误解,让他们有苦难言。

第四难:“合规”的红线,如履薄冰的操作!

现在国家对催收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任何一点不合规的操作都可能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催收员必须时刻紧绷合规这根弦,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时间能联系,什么时间不能联系,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让催收工作的难度又增加了几分,他们既要完成催收任务,又要确保不触碰法律和道德的红线。


以案说法:一个“老赖”背后的无奈与催收员的坚持

张先生是一家小贷公司的催收员,他接手了一个案子,借款人李某欠了5万元,已经逾期半年多了,电话打了无数次,要么不接,要么接了就说“没钱,等着吧”,张先生通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李某的住址,第一次上门,李某不在家,邻居说他很少回来,第二次上门,终于堵到了李某,李某态度恶劣,说自己生意失败,确实没钱,还扬言“再逼我,我就死给你看!”

张先生没有硬碰硬,而是先安抚李某的情绪,听他诉说生意失败的痛苦和生活的窘迫,等李某情绪稍微平复后,张先生才开始讲解逾期不还的法律后果,以及对个人征信的影响,他没有恶语相向,也没有威胁恐吓,而是耐心地和李某分析情况,探讨解决方案,比如是否可以分期还款,或者有没有其他资产可以变现。

就这样,张先生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打了几十通电话,终于和李某达成了一个还款协议,李某也表示,之前是自己心态崩了,感谢张先生的理解和耐心,这个案子虽然金额不大,但张先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催收不仅仅是“要钱”,有时候更像是一场心理战和持久战,需要催收员有极大的耐心、同理心和专业素养。


法条链接:催收的边界与法律的底线

虽然催收工作艰辛,但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我国《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债务催收行为进行了规范。

  • 《民法典》:明确了债务应当清偿的原则,同时也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禁止通过暴力、胁迫、恐吓、骚扰、跟踪、侮辱、诽谤、散布隐私等非法手段催收债务。
  • 《刑法》:如果催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国家也在严厉打击“软暴力”催收行为。
  •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那些尚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催收行为,如多次发送侮辱、恐吓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催收不是“法外之地”,合法合规是底线。催收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催收,理性催收。


律师总结: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规范,让催收回归理性

通过上面的讲述,相信大家对逾期贷款催收的艰辛有了一定的了解,催收员这份工作,确实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委屈,他们是金融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一环,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催收行为,给债务人带来了困扰,也败坏了行业风气,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行业自身加强自律,催收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作为律师,我呼吁:

  1. 给催收员多一份理解:他们也是在履行工作职责,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希望能和债务人理性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债务人应积极面对:如果确实遇到困难,无法按时还款,应该主动与债权人或催收方沟通,说明情况,寻求协商解决,而不是一味逃避或对抗。
  3. 催收必须合法合规:任何以非法手段进行的催收,都是法律所禁止的,债务人在遭遇非法催收时,要注意保留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相关部门投诉。

逾期贷款催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平衡,让催收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催收不易,但守法是前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沟通是桥梁,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逾期贷款催收的艰辛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有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咨询专业律师,咱们下次再见!

逾期贷款催收,到底难在哪?催收员的苦,谁能懂?,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老赖照片网上疯传,借钱不还真能曝光吗?真相和风险一次说清!
« 上一篇2分钟前
×
26
2025 11

逾期贷款催收,到底难在哪?催收员的苦,谁能懂?

说起逾期贷款催收,可能不少人会觉得,不就是打打电话,催人家还钱嘛,能有多难?要是这么想,那可真是把这活儿看得太...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