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书拿到手,接下来该咋办?结果不满意又该咋整?
出了工伤,对于咱们打工人来说,身心都是一种煎熬,好不容易等到工伤鉴定书下来了,很多朋友可能又犯嘀咕了:这鉴定书到底说了啥?我拿着它该干啥去?万一我觉得这鉴定结果不对,跟我想的差太远,又该怎么办呢?别着...
咱们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干活的时候出点意外,万一真不小心受伤了,那“工伤认定”就是咱们维权的第一步,而“工伤认定书”就是这第一步走成功与否的关键凭证,它可不是一张随便的纸条,它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书,是由咱们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就是以前说的劳动局)出具的。
那这工伤认定书,它到底长啥样呢?

说白了,它就是一份打印出来的正式文件,一般是A4纸大小,上面会清清楚楚地写着几个核心信息:
你拿到手的工伤认定书,虽然各个地方可能在格式上略有小差异,但大体上就是包含这些要素,一目了然,让你知道到底是个啥情况。
那拿到这份工伤认定书,咱们该咋整呢?
这可不是拿到手就完事儿了的东西,它可是后续你享受工伤待遇的“通行证”,所以千万马虎不得!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就说老王吧,老王在一家建筑公司工地上干活,有一天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公司一开始还挺积极,但后来就有点想耍赖,说老王自己不小心,不算工伤,老王没办法,自己收集了证据,比如工牌、工友证言、医院的诊断证明,然后向当地人社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
过了一段时间,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核实,认为老王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于是就作出了一份《工伤认定决定书》,上面写着老王的基本情况、事故经过,最后结论是“老王同志受到的事故伤害,属于工伤认定范围,现予以认定为工伤。”还盖了人社局的大红章。
老王拿到这份认定书,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后来,他凭着这份认定书,去做了劳动能力鉴定,最后顺利拿到了工伤赔偿,这个例子里,工伤认定书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老王能够顺利维权的关键一步。
法条链接: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律师总结:
好了,今天跟大家聊了工伤认定书的“长相”和拿到手后的“应对策略”,工伤认定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关系到你能不能享受工伤待遇,能享受多少。
咱们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干活的时候出点意外,万一真不小心受伤了,那“工伤认定”就是咱们维权的第一步,而“工伤认...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