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1年没还,突然收到起诉通知怎么办?别慌,律师教你见招拆招!
哎呀,手机突然叮咚一响,一条法院的短信或者一封挂号信送到家门口,上面赫然写着“因逾期1年,我方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场景,估计谁看了都得心头一紧,脑子一片空白。逾期1年突然被说起诉,是不是天要塌下来...
哎,说起这贷款逾期,谁都不想碰上,但万一,我是说万一,手头真就紧了,还款日没扛过去,那接下来的日子,手机就跟开了“震动模式”似的,各种催收短信那是一条接一条,比你对象查岗还勤快。
刚开始吧,可能还是客客气气的:“尊敬的客户,您的XX贷款已逾期,请尽快处理。” 这咱能理解,提醒嘛,但越往后,这短信的“画风”就开始逐渐跑偏,变得越来越“上头”。

有的走“苦情戏”路线:“亲,您再不还款,我们就要被扣工资了,求求您了!” 我瞅着都替他着急,兄弟,你这是入错行了吧?该去横店发展啊!
有的走“恐吓威胁”路线:“XXX,你的行为已涉嫌诈骗,我们将联合公安机关对你进行抓捕,让你尝尝牢饭的滋味!” 哎呦喂,我这小心脏吓得扑通扑通的,合着我欠了几千块,就直接跃升成“诈骗犯”了?这帽子扣得,比姚明还高!
更有甚者,玩起了“高科技”和“神秘主义”:“我们已定位到您的精确位置,相关人员已出发,请保持手机畅通,等待上门!” 我寻思着,你们这技术,CIA都得向你们取经吧?还“保持手机畅通”,我是等着给你们开门递茶吗?
还有的,可能是语文没学好,或者是故意制造“威慑力”,短信写得那叫一个颠三倒四,错别字连篇,看得人云里雾里,最后还来一句:“后果自负!” 我负啥呀?负没看懂您短信的责任吗?
说实话,每次收到这些“神级”短信,我都忍不住想笑,但笑归笑,咱心里得有数,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吓唬人的,哪些又是违法的,逾期了,咱确实理亏,该还的钱肯定要还,但这不代表咱就得任人拿捏,被人随意恐吓、骚扰。
重点来了:催收可以,但必须合法合规!那些动不动就说你“诈骗”、“要抓你”、“上门泼油漆”、“爆你通讯录”的,大部分都是纸老虎,目的就是吓唬你,让你赶紧掏钱。
咱来举个小栗子,就叫小王吧,小王呢,因为疫情影响,生意赔了,信用卡欠了5万块,逾期了3个月,刚开始银行还好好跟他沟通,后来就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了。
这催收公司可就“热闹”了,短信一条接一条: “【XX法务部】王XX,你恶意拖欠信用卡款项,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涉案金额5万元,根据《刑法》第196条,最高可判10年!我们已整理好材料,明日提交至你户籍地公安局经侦支队,请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等待传唤!” “王XX,再不还钱,别怪我们不客气!我们会联系你所有的亲戚朋友、单位领导,让他们都知道你是个欠钱不还的老赖!”
小王一看,当时就吓懵了,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进去了”,后来实在扛不住,找到了我。
我一看这些短信,就跟小王说:“兄弟,别怕!这催收短信,大部分都是夸大其词,吓唬人的。”
信用卡逾期,一般情况下只是民事纠纷,除非你是故意透支,并且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数额还得达到5万元以上(这个数额是指本金,不包括利息和滞纳金),才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小王这情况,是因为生意失败,不是故意不还,而且他一直在跟银行沟通,所以根本够不上“诈骗”。
催收公司说要“联系所有亲戚朋友、单位领导”,这就涉嫌侵犯隐私和恶意骚扰了,根据相关规定,催收人员是不能向债务人以外的无关人员透露债务信息的,更不能用这种方式进行威胁。
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小王一方面保留了所有催收短信和通话记录作为证据,另一方面主动联系了银行,说明自己的困难情况,申请了个性化分期还款,银行那边核实情况后,也同意了小王的申请,至于那些违规催收的短信,小王也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所以你看,遇到这种“花里胡哨”的催收短信,别慌,更别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法条链接
咱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让咱心里有个谱: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催收也得守规矩,不能无法无天!
律师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给大伙儿总结一下,万一逾期收到“搞笑”又“吓人”的催收短信,咱该咋办:
最后想说的是,生活总有起起落落,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逾期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那些不正规的催收吓得失去方寸,或者破罐子破摔,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给那些正在经历逾期催收的朋友们一点帮助和慰藉,笑着面对,理性应对,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散会!有啥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不一定看得到,哈哈,开个玩笑!)。
逾期后收到的催收短信太秀了?教你见招拆招,笑着维权!,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哎,说起这贷款逾期,谁都不想碰上,但万一,我是说万一,手头真就紧了,还款日没扛过去,那接下来的日子,手机就跟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