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请律师寻找证据?证据不足了怎么办?
嘿,朋友们,我是张律师,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在打官司或者处理纠纷时经常遇到的头疼问题——证据,你可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明明觉得自己有理,可就是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结果在法庭上吃瘪,或者更糟,证据突然...
老铁们,一旦在工作中受了伤,首先咱得明白,这不是小事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赔偿也是咱应得的,别慌,也别轻易被公司的“糖衣炮弹”或者“威逼利诱”给忽悠了,劳动仲裁,说白了,就是咱跟公司在“劳动官司”上,找个中立的“裁判”(也就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评评理,让公司按规矩赔钱。
那具体咋申请呢?听我给你捋捋清楚:

第一步:赶紧认定工伤!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相当于给你的伤“验明正身”,证明它是“因公负伤”,你得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让单位去给你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不给力,拖着不去或者根本不想管,那咱自己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能直接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一步,《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规定,是咱后续索赔的“敲门砖”,千万别错过了时间!
第二步: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如果构成伤残,还得做劳动能力鉴定。不是所有工伤都有伤残等级,但如果伤得比较重,影响了劳动能力,那就要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做个伤残等级鉴定,这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赔偿,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啥的,都跟这个等级挂钩。
第三步:准备材料,去申请劳动仲裁!等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需要的话)都搞定了,就可以正式启动劳动仲裁程序了,你得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去。
第四步:仲裁委立案、开庭、裁决。仲裁委收到你的申请材料后,会先审查,符合条件的就立案,然后会通知公司,给公司答辩期,之后就是开庭审理,你和公司都可以去陈述事实、提交证据、进行辩论,仲裁委根据双方的证据和陈述,最后会做出仲裁裁决,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点时间,咱得有点耐心。
以案说法:
咱来举个例子,就说老王吧,在一家建筑公司工地上干活,没签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的工资,有一天,老王在脚手架上作业时,不小心摔了下来,腿骨折了,公司老板一开始还派人送老王去医院付了点医药费,后来就想赖账,说老王自己不小心,跟公司没关系,甚至想否认老王是他们公司的人。
老王这下急了,家里等着用钱呢,后来经人指点,老王想起了律师的话,他首先找到了两个一起干活的工友,让他们写了书面证言,证明自己是在工地上受伤的,还找到了工地上发的安全帽、工牌(虽然简陋,但有公司名字),以及和包工头的通话录音,里面提到了工资和工作安排,凭着这些,老王自己去社保局申请了工伤认定,社保局经过调查核实,最终认定老王属于工伤,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老王又去做了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了九级伤残,老王拿着这些“硬通货”——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友证言、工牌、录音(刻成光盘)等材料,去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了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各项工伤赔偿,仲裁委支持了老王的大部分请求,老王拿到了应有的赔偿。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就算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找到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伤事实的证据,一样能打赢官司,关键在于及时维权、保留证据、按流程走。
法条链接:
律师总结:
老铁们,工伤维权这条路,可能会有点曲折,但咱不能放弃,记住几个关键点:
咱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生活,受伤了理应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合理的赔偿,拿起法律武器,勇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没啥不好意思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老铁们。
工伤了,劳动仲裁咋申请?证据不足、公司不认账咋整?,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铁们,一旦在工作中受了伤,首先咱得明白,这不是小事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赔偿也是咱应得的,别慌,也别轻易被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