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明白:啥是“工伤鉴定”?它跟“工伤认定”是一回事儿吗?
咱得把两个概念区分开,别混为一谈。

- 工伤认定:这是第一步,简单说,就是确定你受的伤到底算不算工伤,是不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的伤,只有先被认定为工伤了,才有资格去做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准确说法叫“劳动能力鉴定”,就是说,你这工伤已经被认定了,接下来要看看,这伤对你的劳动能力造成了多大影响,能不能评上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一级最重,十级相对较轻),这个等级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等。
顺序是:先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鉴定),今天咱们重点聊的是第二步: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到底该咋申请?一步步来,不慌!
很多朋友受伤后,单位如果给力,可能会主动帮你办,但万一单位不给力,或者你是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派遣啥的,就得自己多操心了,别等,别拖!
啥时候去申请?是在你工伤认定决定书下来之后,而且你的伤情已经相对稳定了,差不多好利索了,或者医生说治疗终结了,这时候就可以申请了,太早不行,伤情还在变化;太晚也不好,别过了时效。
向谁申请?通常是向你单位所在地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你可以问问当地人社局(以前叫劳动局),他们会告诉你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
申请的时候,得带啥材料?这个各地可能有点小差别,但大体上少不了这些:
- 你的身份证复印件;
- 《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 你的病历本、诊断证明、出院小结、X光片、CT报告等所有医疗材料(原件和复印件都带上,原件看完会还给你);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求填写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这个表一般可以去他们那儿领,或者官网下载);
- 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证明(如果工伤认定时已经搞定了,这步可能就省了)。 提醒一句:所有材料最好都准备几份复印件,原件自己留好,别弄丢了!
流程大概是啥样?
- 你把材料交上去,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审查,材料齐了就受理。
- 他们会安排你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去做检查,这个检查很重要,医生会根据你的伤情出具意见。
- 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会根据你的材料、检查结果,按照国家的标准,开会讨论并作出鉴定结论,也就是告诉你,你的伤残等级是几级,生活自理能力有没有障碍等等。
- 结果出来后,会通知你和单位去领。
最让人头疼的:单位不配合工伤鉴定,咋办?
这真是个让人火大的问题,但别怕,有办法!
- 单位不给你申请?没关系,你自己去申请!法律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比如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申请。
- 单位不给盖章、不给材料?你申请的时候,尽量提供你能拿到的所有材料,如果因为单位的原因导致你材料不全,你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说明情况,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的违法行为,保留好你和单位沟通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邮件什么的。
- 单位威胁你,说你去鉴定就开除你?这绝对是违法的!工伤是你的法定权利,单位不能因为这个就辞退你,如果单位真这么干了,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告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赔偿,咱不能因为怕丢工作就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
拿到鉴定结果了,不满意,觉得评低了,咋办?
咱们自己觉得伤得挺重,结果鉴定等级不高,心里肯定不痛快,别急,法律也给了咱们救济途径:
- 申请复查鉴定:如果你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的鉴定结论是最终结论。
- 注意:再次鉴定申请,一般还是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由他们转上去,具体问清楚流程。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让大家更明白。
案例:小李的遭遇与维权
小李在一家机械厂上班,操作机床时不小心被铁屑划伤了眼睛,挺严重。
- 工伤认定:一开始单位还不错,帮小李申请了工伤认定,很快认定书下来了,确认是工伤。
- 申请鉴定受阻:眼睛治疗了几个月,医生说稳定了,但视力下降不少,小李想做工伤鉴定,单位老板却开始含糊其辞,说“小伤养养就好了,鉴定啥呀,费时费力”,还暗示鉴定了可能影响他在厂里的前途,小李一听就急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 律师支招与行动:小李咨询了律师(没错,就是我,哈哈),我告诉他,单位不配合,他自己完全可以申请,于是小李自己准备了身份证、工伤认定决定书、所有的病历资料,去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了申请表填好交了上去。
- 鉴定与结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后,安排小李去指定医院检查,不久,鉴定结论出来了,小李的伤情被评定为八级伤残。
- 单位态度转变与赔偿:拿到八级伤残的鉴定结论后,小李心里有底了,单位看到结论,知道躲不过去,最终和小李协商,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各项费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啥?
- 工伤鉴定是劳动者的权利,单位无权阻挠。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里指维护权益),材料准备齐了,自己也能申请。
- 鉴定结论是后续赔偿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拿到。
法条链接 (咱们不搬砖头,挑重点说)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白话:伤好了稳定了,就得去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白话:谁能申请?单位、你自己、你家人,向谁申请?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带啥?认定书和病历。)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白话:对结果不满意?15天内,去省里申请再次鉴定,省里的说了算。)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这个办法里对申请流程、材料、时限等有更细化的规定,各地也可能有实施细则,大家可以去当地人社部门网站查查。
律师总结
好了,朋友们,关于工伤鉴定的那些事儿,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我再给大家敲敲黑板,总结几点核心的:
- 工伤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在工伤认定之后,确定伤残等级和待遇的关键一步。
- 申请要及时:伤情稳定后赶紧办,别拖延。
- 材料要备齐:认定书、病历、身份证,一个都不能少。
- 单位不配合?别怕!自己、家人都可以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受理。
- 对结果不满意?有救济渠道!15天内申请省级再次鉴定。
- 保留好所有证据:从受伤开始,所有的医疗记录、沟通记录、文书材料,都妥善保管,关键时刻能派大用场。
- 不懂就问:法律问题复杂,每个案子情况也不一样,如果自己搞不定,别硬扛,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你出主意、走流程,能少走很多弯路,争取到最大的权益。
咱们出来打工,图的是平平安安,多挣点钱,但万一真遇上工伤这种糟心事,也别慌,更别认怂,国家有法律保护咱们劳动者,该走的程序走起来,该要的赔偿要回来,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发给有需要的工友们吧!
有啥具体问题,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回复,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聊!
怎么申请工伤鉴定?单位不配合、鉴定结果不满意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