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了怎么赔?能赔多少?万一赔不到怎么办?

普法百科34秒前1

咱们出来打工,图的就是安安稳稳挣钱,平平安安回家,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受了伤,比如被机器夹了手、在工地上摔了跤,或者长期工作落下了职业病,这就涉及到“工伤”了,一旦工伤认定下来,咱们劳动者就能依法拿到相应的赔偿。

工伤了怎么赔?—— 流程要走对!

工伤了怎么赔?能赔多少?万一赔不到怎么办?

出了事别慌,但也别拖!

  1. 赶紧就医,保留证据: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治疗,所有的诊断证明、病历、发票都得好好留着,这都是后面索赔的重要依据,现场的照片、视频,还有目击工友的联系方式,能收集的都收集一下。

  2. 关键的一步:认定工伤!这是所有赔偿的前提。

    • 单位申请: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个人申请:如果单位不给申请,或者单位没买社保,那咱们自己、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个时间千万不能超!超了可能就麻烦了。
    • 需要啥材料?通常需要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牌、工资条等,没有书面合同的,工作服、考勤记录也行,总之能证明你在那儿干活儿的)、工伤认定申请表(社保局有)、医疗证明等等,具体的可以提前问问当地社保局。
  3. 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认定下来后,如果伤得比较重,影响了劳动能力,那就要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看看伤残等级是多少(一到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这个等级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到多少赔偿。

  4. 协商或申请仲裁:有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就可以和单位协商赔偿了,如果协商不成,那就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去法院起诉。

能赔多少?—— 项目要算清!

工伤赔偿的项目还真不少,主要看伤残等级和具体情况,一般包括:

  •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期间的补助,各地标准不一样。
  • 交通、食宿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和食宿费用。
  • 康复治疗费:工伤康复的费用。
  • 辅助器具费:比如轮椅、假肢等。
  • 停工留薪期工资:治疗和休息期间,单位要按正常工资福利待遇给你发工资,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的可以适当延长,但也有规定。
  • 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评定伤残等级后,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比如十级伤残是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级伤残是27个月的本人工资,这个“本人工资”有具体的计算标准。
  • 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五、六级伤残,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由单位按月支付。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至十级伤残,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各地不同)。

听起来挺复杂是吧?没关系,记住一点,这些赔偿都是有章可循的,不是单位说了算,到时候拿着鉴定结果,一项项对着算就行。

万一赔不到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

最怕的就是单位不配合,或者单位根本没给咱们买工伤保险,想耍赖不给钱,这时候咱们也不能认怂!

  1. 单位没买社保?别怕!根据法律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社保部门会向单位追偿。
  2. 单位拖着不处理?自己赶紧去申请工伤认定,别过了时效。
  3. 协商无果?果断走法律程序,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行就起诉,现在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越来越重视,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4. 经济困难请不起律师?可以去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会有律师免费帮你。

咱们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是去闹事,拿出证据,走对程序,一定能拿到属于自己的赔偿。


以案说法

咱们来看个小例子,更直观:

案例:老张在一家建筑公司工地上干活,没签劳动合同,公司也没给他买社保,一天,老张在脚手架上作业时,不小心踩空摔了下来,导致右腿骨折,公司老板送他去了医院,付了部分医药费后,就想给个两三万块钱私了,让老张签个“以后不再追究”的协议,老张觉得太少,不同意。

律师介入:老张后来找到了我,我首先指导老张收集了工牌、工服、工资转账记录、工友证言等,证明他和建筑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事故发生后的3个月内,帮老张向社保局申请了工伤认定,社保局最终认定为工伤,等伤情稳定后,又申请了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为九级伤残。

结果:有了工伤认定和九级伤残鉴定,我们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差额、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各项加起来有十几万,公司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确凿的证据和法律规定面前,最终仲裁委支持了老张的大部分请求,公司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也维持了仲裁裁决,老张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没合同、没社保,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认定了工伤,一样能维权成功,关键是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这些法条是咱们维权的“尚方宝剑”,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律师总结

工友们,工伤索赔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在于“及时”和“证据”

  • 及时:及时就医,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千万别错过了时效,过了期神仙也难帮。
  • 证据:劳动关系的证据、工伤事实的证据、医疗费用的证据等等,都要妥善保管好,这是咱们维权的基石。

遇到工伤,别慌,别怕,更别轻易放弃,身体受了伤,权益不能再受损,单位积极配合最好,要是单位想推卸责任,咱们也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一步步走程序,该认定认定,该鉴定鉴定,该仲裁仲裁,现在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越来越完善,只要咱们有理有据,就一定能讨回公道,拿到应有的赔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如果觉得有用,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大家还有什么具体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法律是咱们劳动者最坚实的后盾!保重身体,安全生产!

工伤了怎么赔?能赔多少?万一赔不到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第二年车险怎么买?老司机都容易踩坑,这几点不注意多花几千块!
« 上一篇2分钟前
×
14
2025 11

工伤了怎么赔?能赔多少?万一赔不到怎么办?

咱们出来打工,图的就是安安稳稳挣钱,平平安安回家,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受了伤,比如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