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利息怎么算?搞懂这几点,别再当冤大头!
明明只借了几千块,拖了几个月没还清,结果连本带息滚出来一万多?心里一咯噔:“我咋欠这么多?”其实啊,问题就出在——你根本没搞清楚欠款利息是怎么算的! 今天我就来掰开揉碎讲明白:不管是信用卡、网贷、民...
朋友、亲戚,甚至同事,今天找你借五千应急,下周又说周转几天再还;结果一个月过去,人影不见,电话不接,微信拉黑,更离谱的是,你后来听说——他上个月刚跟别人借了两万,到现在也没还!这不是个例,这种“到处借钱、谁都不还”的人,我们俗称“职业老赖”。
很多人觉得,借钱是情分,不还能忍就忍,可问题是,当你一次次心软,对方却一次次得寸进尺,最后不仅钱要不回来,连关系也毁了,更严重的是,有些人已经被列入失信名单,还在朋友圈晒新车、发旅游照,活得比谁都潇洒。

那面对这种“全城通借、一个不还”的老赖,我们真的只能认栽吗?当然不是!
很多人一发现被欠钱,第一反应就是冲上门去质问,或者在群里公开曝光,但律师告诉你:这样干,轻则激化矛盾,重则可能侵犯他人名誉权,反而让自己被动。
正确的做法是:冷静下来,把所有能证明借贷关系的材料都保存好,包括:
没有证据,法院都爱莫能助,别等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来要起诉,那时候连诉讼时效都要过了!
很多人不好意思“撕破脸”,一封正式的《催款函》既能表明你的态度,又能为后续法律程序打基础。
你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让律师代发,内容要简明扼要:
“某某先生/女士,您于某年某月向我借款人民币XX元,约定于某日归还,至今未履行还款义务,现正式通知您在收到本函后7日内清偿全部款项,否则将依法采取诉讼等措施维护权益。”
这封函件一旦通过邮政EMS寄出(记得保留邮寄凭证),就构成了有效的书面催收,对老赖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震慑——他知道:这事已经“动真格”了。
别以为老赖不怕打官司,恰恰相反,他们最怕的就是“进入司法程序”,因为一旦判决生效,你不光能申请强制执行他的工资、存款、房产,还能让他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这意味着什么?
→ 不能坐高铁、飞机
→ 不能贷款、办信用卡
→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受限
→ 甚至会被单位通报,影响工作
更重要的是,法院可以查他的“终本案件”——也就是之前有没有别的债务没还,你会发现,这类老赖往往不是只欠你一个人,而是“遍地开花”,这时候,多个债权人联合行动,执行力度更大,追回的可能性也更高。
张姐和邻居李某认识多年,去年对方以孩子上学为由借走5万元,说三个月就还,结果一年过去了,李某不仅不还钱,还在朋友圈晒新买的SUV。
张姐一开始不敢闹僵,直到找到我们律所,我们指导她整理了微信聊天记录和银行转账凭证,并发送了律师函,三天后,李某主动联系,说“最近手头紧”。
我们立刻提起民事诉讼,开庭时,对方辩称“那是投资款”,但我们提交的聊天记录清楚写着“借5万,年底一定还”,法院最终支持了张姐的诉求。
判决生效后,李某仍不履行,我们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他在另一家银行有定期存款,直接划扣,五万块,一分不少,全额到账。
最关键的是,李某被纳入失信名单后,信用卡被冻结,房贷审批也被拒,这才意识到“赖账”的代价有多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老赖之所以敢“到处借、坚决不还”,是因为他们摸透了人性的弱点——你顾及情面,他就得寸进尺;你拖延不究,他就逍遥法外。
但你要明白:善良要有锋芒,宽容要有底线,面对恶意拖欠,及时取证、依法维权,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对自己负责。
记住三句话:
✅ 借钱一定要留痕
✅ 拖延必须早干预
✅ 维权越早越有力
别再默默承受,别再自我安慰“算了”,你的一次果断出手,可能拯救的不只是这笔钱,更是你未来面对类似困境时的底气。
借钱出去的是信任,收不回来的是教训。
但从现在起,让每一次善意,都有法律护航。
朋友、亲戚,甚至同事,今天找你借五千应急,下周又说周转几天再还;结果一个月过去,人影不见,电话不接,微信拉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