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状怎么写?手把手教你避坑,打官司不再一头雾水!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占理,可一到法院提交材料,法官却说“材料不全”“格式不对”“诉求不明确”,最后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去重写?别急,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给你讲...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发工资时一看到账金额,心里“咯噔”一下:“我明明月薪1万5,咋到手才九千多?”或者年底拿了笔奖金,结果税单吓一跳,感觉被“割了韭菜”,更别提开个发票,对方一句“这个要缴多少税啊?”直接让你卡壳。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税率怎么计算”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税而多交钱、少拿钱,甚至惹上税务麻烦,这事儿真没那么玄,关键是你得知道背后的逻辑。

很多人以为:我工资1万5,税率是10%,那就扣1500完事,错!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也就是说,收入越高,超出部分适用的税率也越高,但前面的部分还是按低税率算。
举个栗子🌰:
假设你是普通工薪族,每月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工资减掉五险一金和起征点5000元后的部分)是15000元。
我们来拆解一下:
| 级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区间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 1 | 不超过3.6万元 | 3% | 0 |
| 2 | 超过3.6万至14.4万元 | 10% | 2520 |
| 3 | 超过14.4万至30万元 | 20% | 16920 |
先换算成月均:15000 × 12 = 18万全年。
合计全年个税:1080 + 10800 + 7200 =19080元
平均每月:约1590元
所以你看,虽然你收入高了,但并不是全部按20%扣,而是“阶梯式”往上走,这就是累进制的魅力——既照顾低收入者,也让高收入者合理多承担。
很多人忘了填“专项附加扣除”,白白多交税。
举个例子:小王月薪1.8万,五险一金扣3000,有房贷+一个娃+租房在杭州(三选一),他可以选择最划算的一项——比如选房贷利息抵1000元/月。
那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
18000 - 3000(社保) - 5000(起征点) - 1000(房贷) - 1000(子女教育)= 7000元
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月度换算),每月个税 = 7000×10% - 210 =490元
如果不填?可能要交近2000块!差了三倍还不止!
所以记住一句话:该申报的一定要报,不然等于主动给国家捐款。
以前年终奖单独计税很划算,但政策调整后,现在你可以选择:
哪种更省?看情况!
比如你年薪20万,年终奖5万:
如果单独计税:5万÷12≈4166,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应纳税 = 50000×10% - 210 = 4790元
如果合并计税:总收入变成25万,整体税率可能跳档到20%,反而更贵。
但如果你平时收入不高,年终奖又特别高,合并可能更划算,建议每年报税时用个税app试两种方式,系统会自动提示哪个少。
我有个客户张姐,外企中层,年薪35万,年底拿了8万奖金,她一直以为年终奖税率固定20%,结果HR直接按20%预扣了1.6万。
后来她来做税务咨询,我发现她前11个月收入平均,且专项附加扣除一项都没填——她爸妈年满60、有两个孩子上学、还在还房贷!
我们重新测算:
她说:“我以为税务局不会退,原来是我自己不懂规则。”
你看,不是税太高,是你没用好法律给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7年12月31日前,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扣除标准。
这些不是“福利”,是你的法定权利。
说到底,税率怎么算,核心就三点:
税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背后是你每个月的生活质量,你不必成为税务专家,但至少要知道:哪些钱是你该交的,哪些是你本可以省下的。
下次发工资前,打开个税APP看一看、查一查、改一改,动动手指,就能多出半个月工资。
法律保护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包括你在内。
税率怎么算?搞懂这一篇,工资、奖金、发票不再一头雾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发工资时一看到账金额,心里“咯噔”一下:“我明明月薪1万5,咋到手才九千多?”或者年底拿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