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催收有提成?这事儿跟你有啥关系?

金融债务35秒前1

说起贷款,现在真是太普遍了,买房买车要贷款,生意周转要贷款,有时候手头紧,信用卡、网贷也可能用上,可一旦不小心,资金链断了,贷款逾期了,那“催收”这两个字,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电话、短信、上门,各种方式轮番上阵。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催着你还钱的人,他们为什么这么“卖力”?除了岗位职责,会不会还有别的“动力”?没错,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可能让催收行为“变味”的东西——催收提成

贷款逾期催收有提成?这事儿跟你有啥关系?

简单说,“催收提成”就是催收公司或者具体的催收员,从他们成功催回来的欠款里,按照一定比例拿到的奖励,催回来1万块,提成可能有1000,也可能有3000,具体比例多少,各家公司、不同案件都可能不一样。

为啥会有提成呢?站在银行或贷款机构的角度,把逾期的坏账交给专业的催收公司去处理,能节省自己的人力物力,而给催收方提成,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催回来的钱越多、越快,催收方(包括催收员个人)能拿到的回报就越高,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多劳多得”的市场化操作。

可这事儿,跟咱们借钱的人,又有啥关系呢?

关系可大了去了!你想啊,一旦催收行为和“提成”挂钩,某些催收公司或催收员,会不会为了拿到更高的提成,而采取一些……嗯,比较“激进”甚至“出格”的手段呢?

  1. 催收力度“加码”:为了尽快拿到钱,拿到更多钱,催收的频率可能会更高,电话打得更勤,甚至不分白天黑夜。
  2. 言语可能更“冲”:为了给你施压,催收人员的语气可能会比较强硬,甚至带有一些威胁、恐吓的意味,再不还钱就上门找你家人”、“要让你单位同事都知道”等等。
  3. “套路”可能更深:有些催收可能会先诱导你还一小部分,说还了这点就能怎么样怎么样,但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先拿到这部分的提成,后续的利息、违约金照样少不了,或者,故意隐瞒一些你本可以争取的权益。
  4. 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为了找到你、给你施压,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你的个人信息,甚至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的信息,然后进行骚扰。

我不是说所有有提成的催收都会这样,也有很多正规的催收公司和专业的催收人员,会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提成”这个激励机制,确实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放大催收行为的负面效应,让咱们借款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如果你不幸贷款逾期,接到了催收电话,心里得有个谱:对方可能是带着“提成”的任务来的,这时候,你更要保持冷静,学会辨别和应对。


以案说法

咱们来设想一个小案例(为保护隐私,人物均为化名,情节有所简化):

小王因为生意失败,欠了某网贷平台5万块钱,逾期了3个月,之后,他开始接到各种催收电话,频率越来越高,有时候一天能接到十几个。

一开始,催收员李某语气还比较客气,但小王确实没钱还,只能拖着,后来,李某的语气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甚至在电话里说:“小王,我跟你说,今天你必须还上2万,不然我就直接联系你老婆、你爸妈,还有你单位领导,让他们都知道你欠钱不还!我这儿业绩压力也大,你还了钱,大家都好。”

小王很害怕,他知道李某说的“业绩压力”背后,就是那笔催收提成,为了不让家人和单位知道,小王东拼西凑还了2万,结果呢?李某拿到这2万的提成后,虽然电话少了点,但剩下的3万本金加上各种利息违约金,依然像座大山压着小王,没过多久,另一个催收员又接手了他的案子,新一轮的催收开始了。

在这个案例里,催收员李某为了拿到提成(虽然案例中没明说提成比例,但“业绩压力”和“你还了钱,大家都好”暗示了这一点),采取了“威胁要联系第三方”的方式进行催收,这其实已经涉嫌违反了相关的规定,小王因为害怕,被迫进行了部分还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陷入了更深的债务陷阱。


法条链接

遇到不规范的催收,咱们不能光害怕,得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不允许的,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你可以了解一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千零三十三条:公民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催收过程中,未经允许骚扰你的家人朋友、泄露你的债务信息等,都可能侵犯你的隐私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很多过激的催收行为,都可能触犯这条。
  3.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这条是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专门针对非法债务催收,如果对方催收的是高利贷等非法债务,并且采用了上述手段,就可能构成犯罪。
  4.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这条主要针对信用卡催收,但对其他贷款催收也有借鉴意义,核心就是不能骚扰无关第三人,不能用不当手段。
  5.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自律公约,里面详细规定了催收的时间(比如不得在夜间、凌晨进行催收)、方式(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暴力催收等),虽然这不是法律,但也是行业规范,正规的机构都会遵守。

律师总结

好了,今天跟大伙儿聊了“贷款逾期催收有提成”这事儿,说到底,催收有提成本身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目的是提高回款效率,但我们更要警惕的是,这种模式可能被一些人利用,催生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催收行为。

作为借款人,如果你逾期了,首先要做的是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可以主动和贷款机构沟通,说明情况,看能不能协商一个还款计划。

当接到催收电话时:

  1. 保持冷静,理性沟通:别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也别轻易被激怒,问清楚对方的身份、所属机构。
  2. 注意分辨催收行为的合法性:对方有没有威胁你?有没有骚扰你的家人朋友?有没有在不合适的时间(比如半夜)打电话?这些都是判断标准。
  3. 保留好证据:重要的通话可以录音(注意有些地方录音可能需要提前告知对方),短信、微信聊天记录、催收函等都要保存好,万一遇到违法催收,这些都是你的武器。
  4. 学会向监管部门投诉:如果遭遇暴力催收、非法骚扰,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银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报警。
  5. 了解自己的权利:你有权拒绝非法催收,有权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催收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提成可以有,但不能成为践踏法律和道德的理由,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有法律问题,随时咨询专业律师,咱们下期再见!

贷款逾期催收有提成?这事儿跟你有啥关系?,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故意伤害罪不请律师会怎样?突然被起诉怎么办?
« 上一篇3分钟前
×
10
2025 11

贷款逾期催收有提成?这事儿跟你有啥关系?

说起贷款,现在真是太普遍了,买房买车要贷款,生意周转要贷款,有时候手头紧,信用卡、网贷也可能用上,可一旦不小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