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借钱不还的老赖怎么办
法律解析: 遇到借钱不还的老赖,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比如协商、调解、诉讼等。 当碰到借钱不还的老赖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或意气用事。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应对方法。 第...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张口借五千,说月底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大半年,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最后连朋友圈都给你屏蔽了,更离谱的是,他在朋友圈晒旅游、发聚餐,就是不提还钱的事,你说气不气?这事儿在咱们临泉不少见,尤其是熟人之间借钱,讲情面不打借条,最后钱没了,情也没了。
今天咱不绕弯子,就来聊点实在的——临泉那些借钱不还的“老赖”,到底都是啥样?我们普通人又该怎么应对?

“兄弟型老赖”
这类人最典型,见面称兄道弟,酒桌上拍胸脯:“兄弟,差你这点钱?下个月发工资立马还!”结果工资发了,他先换车、请客、买球鞋,就是不还你,他们往往利用你的情面心理,觉得你不至于真去法院告他。
“装穷型老赖”
明明开着小车、住着商品房,一问就说“我欠了一屁股债,比你还惨”,甚至有人专门注销微信、换手机号,玩“人间蒸发”,这类人擅长表演,专挑心软的人下手。
“拖延战术型老赖”
“最近手头紧”“再宽限几天”“等工程款到账就还”……这话听多了耳朵起茧,他们不是没钱,而是把你的钱当成“无息贷款”,能拖一天是一天。
“反咬一口型老赖”
更可气的是,你催他还钱,他倒反过来骂你:“怎么这么小气?几千块都要追着要?”搞得好像你才是那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嘴上讲信用,行动没底线,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很多人碍于面子,没留证据,最后想维权都难。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老李是鲖城镇的,借给同村表弟8000块钱应急,说是孩子上学交学费,当时两人关系好,老李压根没让写借条,就微信转了账,还特意备注“表弟用”。
结果半年过去了,表弟不仅没还钱,还在村里传闲话,说老李“小气抠门,连亲戚都不帮”,老李一怒之下找到我,想走法律程序。
问题来了——没借条,能打赢吗?
我们调取了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还有几次催款录音,虽然对方一开始抵赖,但法院最终采信了这些电子证据,判决表弟限期还款+利息,案子赢了,但老李也感慨:“钱拿回来了,亲戚也不走动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人情归人情,法律归法律,有借有还,必须留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明确: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特别提醒:微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在符合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前提下,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但一定要保存原始载体(比如手机别删)。
早留证:哪怕对方是你亲哥,借钱也务必留下痕迹,写个简单的借条,注明金额、用途、还款时间,签字按手印,没有纸质借条,至少微信说清楚:“这笔是借款,X月X日前还清”,再转账。
早催收:别等到一年半载才想起来要钱,逾期一个月就开始温和提醒,既维护关系,也表明你在关注。
早行动:如果对方恶意拖欠、失联、耍赖,别犹豫,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启动法律程序,拖得越久,证据越难收集,执行越难。
在临泉这样的熟人社会,大家总怕“撕破脸”,但你要明白:不是你无情,是对方无义,你依法维权,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保护。
记住一句话:善良要有牙齿,信任也要有边界。
下次再有人开口借钱,不妨先笑着问一句:“要不要我帮你写个借条?正规点,大家都安心。”
这一句话,可能就避免了一场人财两空的悲剧。
本文由临泉本地执业律师撰写,结合地方实际案例与法律实务,旨在普及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知识,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临泉借钱不还的老赖有哪些?遇到熟人变老赖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张口借五千,说月底就还,结果一拖就是大半年,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最后连朋友圈都给你屏蔽...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