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怎么退?商家不认账、平台踢皮球,消费者到底该找谁?
东西刚收到,发现尺寸不对、颜色货不对板,或者干脆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天壤之别?心一凉,赶紧点“申请退货”,结果呢?客服说要先拍照、再等审核;有的还非得你先把货寄回去才肯退款;更离谱的是,东西寄...
说实话,最近我接了好几个来自霍邱的咨询电话,十有八九都是一个主题:“张律师,我在霍邱借了钱给亲戚/朋友,说好三个月就还,结果拖了一年多,微信拉黑、电话不接,这算不算老赖?能不能告他?法院管不管?”
每次听到这种事,我心里都五味杂陈,借钱时称兄道弟,还钱时形同陌路——这不是电视剧桥段,而是现实里天天上演的人情悲剧,今天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聊透一个问题:在霍邱,遇到借钱不还的“老赖”,你到底该怎么办?谁才是真正的“老赖”?又该怎么把钱拿回来?

很多人张口就来:“那个谁谁就是个老赖!”但你知道吗?“老赖”这个词,在法律上其实叫“失信被执行人”,它不是随随便便给人贴的标签,而是经过法院判决后,明明有钱却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法院依法纳入“失信名单”的人。
换句话说:
👉 没打官司?不算老赖。
👉 虽然欠钱,但确实困难?也不一定算老赖。
👉 只有法院判了你还钱,你故意躲债、转移财产、装穷耍赖——这才可能被正式定义为“老赖”。
别急着骂人,先搞清楚:你们之间有没有借条?有没有转账记录?有没有催款证据?这些才是决定你能不能赢官司的关键。
据我观察,霍邱这边的民间借贷纠纷,大多数发生在熟人之间——表哥借给表弟十万盖房,老乡合伙做生意没写合同,甚至还有父母帮子女还贷反被拖欠的,感情一上来,手续全省了;感情一崩,连微信都不回。
这里重点提醒三点:
口头借款也合法,但举证难如登天
别以为没借条就不算数,只要你能证明资金交付+双方存在借贷合意(比如录音、聊天记录),法院依然会支持,但问题是:你能拿出多少铁证?
转账备注要写清用途
很多人通过微信或银行转账借钱,备注一句“这是借你的”或“借款用途:装修款”,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稻草。
催款记录一定要保留
一次又一次发信息:“钱什么时候还?”对方回复:“快了快了”,这类对话千万别删!它们能证明你在持续主张权利,防止对方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赖账。
去年夏天,霍邱长集镇的李大姐找到我,她借给邻居老王5万元做农资生意,当时写了张手写借条,约定一年内还清,结果到期后老王各种推脱,最后干脆搬走了,电话换号,人在外地打工。
李大姐拿着借条和银行转账凭证起诉到霍邱县人民法院,法院开庭后缺席判决,支持她的诉求,进入执行阶段才发现,老王名下没房没车,银行卡余额不足百元。
但我们没放弃,通过调查发现,老王儿子名下有一辆SUV,购车款实际是他父亲支付的,属于恶意转移财产,我们向法院申请追加执行,并提交了购车资金流水证据,法院认定该车辆部分权益可被执行,协调变卖后偿还了李大姐3.8万元,剩余部分列入终本案件,一旦发现新财产立即恢复执行。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就算对方成了“隐形老赖”,只要你坚持维权,法律永远是你最后的靠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它们是你起诉、立案、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武器包”。
在霍邱这样的县城,人情社会浓厚,大家怕撕破脸,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走法律程序,但我告诉你:依法维权不是绝情,而是对规则的尊重。
如果你正面临借钱不还的困境,请记住这几步:
✅ 第一步:整理所有证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截图、通话录音)
✅ 第二步:发书面催款函或律师函,固定催收事实
✅ 第三步:及时向霍邱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避免超过三年诉讼时效
✅ 第四步: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查控对方财产,必要时申请将其列入“失信名单”
至于“霍邱借钱不还的老赖是谁”?
——这个问题不该问别人,而应该由法院来回答。
你不需要知道他是谁,你只需要知道:他欠你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法律不会替你喊冤,但它一定会为有准备的人撑腰。
别等钱没了才后悔当初没留证据。
现在开始,保护自己,一点都不晚。
我是张律师,扎根皖西,专注民间借贷纠纷八年。
你在霍邱,我在法庭,我们一起把公道要回来。
说实话,最近我接了好几个来自霍邱的咨询电话,十有八九都是一个主题:“张律师,我在霍邱借了钱给亲戚/朋友,说好三...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