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催收就能无法无天?202X年新规给你吃颗定心丸!遇到这些情况,你可以说“不”!**
咱们老百姓,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生意周转不开、家里有急事,一不小心,贷款就可能逾期,逾期了,该还的本金利息肯定跑不了,这个咱得认,但这绝不意味着,咱们就得任凭催收“拿捏”,以前,不少朋友可能都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大半夜接到催收电话、亲戚朋友被骚扰得鸡犬不宁、甚至还收到过威胁恐吓的短信……那种焦虑和无助,我特别能理解。

从新规出来后,这些“骚操作”可就不允许了,新规就像给催收行为戴上了“紧箍咒”,也给咱们借款人筑起了一道“防护墙”,它明确规定了催收哪些能做,哪些坚决不能做,逾期的朋友们,先别慌,咱们得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催收又有哪些“雷区”不能踩。
新规下,这些催收行为,你完全可以大胆说“不”!
- “夺命连环Call”和“骚扰式轰炸”:新规说了,催收电话不是不能打,但不能太过分,一天之内没完没了地打,或者在你明确表示不方便接电话(比如在开会、睡觉)的时候还打,更不能用“呼死你”这种软件进行骚扰,合理的沟通是必要的,但不能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 “半夜鸡叫”和“清晨扰梦”:这个好理解吧?催收时间是有讲究的,不能在人家休息的时候去打扰,通常是早上8点到晚上9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比较合适,大半夜一两点,或者大清早五六点就打电话,那绝对是违规的!
- “爆通讯录”和“骚扰第三方”:这绝对是很多逾期朋友最痛恨的一点!自己逾期了,不想让家人朋友知道,结果催收公司把电话打到了七大姑八大姨那里,搞得人尽皆知,面子里子都没了,新规明确禁止这种行为!催收人员只能联系债务人本人,以及你当初留的紧急联系人,但联系紧急联系人也不是让他们来催债,主要是为了核实你的信息或者在你失联时尝试联系你,而且还得事先告知你,如果催收人员未经允许就把你逾期的事儿捅给你朋友、同事,那他们就违法了!
- “威胁恐吓”和“暴力催收”:“再不还钱就上门泼油漆”、“让你在单位待不下去”、“小心你的家人”……这种话听着就吓人,新规严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威胁、恐吓、侮辱、诽谤,更别提什么肢体冲突了,催收是要钱,不是要命,也不是要毁掉你的人生。
- “信息造假”和“忽悠欺骗”:有些催收为了让你尽快还钱,会编造一些信息,已经发律师函了”(其实没有)、“马上要起诉你了”(八字还没一撇)、“不还钱就抓你去坐牢”(民事纠纷一般不涉及刑事责任,除非是诈骗),这种欺骗和误导也是不允许的。
以案说法:小明的遭遇与反击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朋友还是觉得抽象,那我给大家讲个我前阵子遇到的咨询案例。
小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为疫情影响,之前办的一张信用卡逾期了几万块,刚开始,银行催收还比较客气,后来把催收业务外包给了一家催收公司,这下可好,小明的“噩梦”开始了:
- 一天十几个催收电话,从早到晚,手机快被打爆了,工作都没法安心做。
- 有一次,小明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手机静音没接到,催收竟然连续打了20多个电话,还发了条短信:“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你等着!”
- 最让小明崩溃的是,催收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他公司领导和几个同事的电话,打电话过去说“小明欠了我们钱不还,你们是他领导/同事,能不能帮忙催催?” 搞得小明在公司里非常难堪。
小明实在受不了了,找到我咨询,我告诉他,这些催收行为很多都违反了新规,我建议他:
- 保留证据:把所有催收电话的通话记录、录音(记得提前告知对方“我正在录音”)、短信、微信聊天记录都保存好。
- 明确告知:主动给催收公司或银行打电话,明确告知自己的诉求:只能在工作日的某个时间段联系自己,不要再联系紧急联系人以外的任何人,并且强调如果再进行骚扰,会向银保监会等部门投诉。
- 依法投诉:对于已经发生的违规催收行为,小明整理好证据后,向银保监会的投诉热线(12378)和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进行了投诉。
没过多久,银行就主动联系小明,核实了情况,并表示已经更换了催收团队,之前的外包公司也受到了相应处理,小明也和银行协商了新的还款计划,虽然钱还是要还,但至少不用再忍受那些无休止的骚扰了。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为你撑腰
咱们说的这些,可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发卡银行应当对债务人本人及其担保人进行催收,不得对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不得采用暴力、胁迫、恐吓或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对催收过程应当进行录音,录音资料至少保存2年备查。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这个公约虽然是自律性的,但对规范催收行为有重要指导意义,里面详细规定了催收时间、方式、对象,禁止暴力催收、骚扰第三方等,公约第十一条规定:“从业机构应明确催收人员的行为规范,不得对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进行骚扰、恐吓、威胁、辱骂、诽谤、散布隐私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四条规定:“催收人员不得在上午8:00至下午9:00以外的时间进行电话催收。” 第十六条规定:“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是针对严重骚扰行为的)
- 最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等相关规定:也对银行委托外包催收机构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银行对外包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律师总结:逾期不可怕,学会用新规保护自己
好了,今天关于贷款逾期催收新规的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我再总结几句,也是给大家提个醒:
- 新规是“护身符”,不是“挡箭牌”:新规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催收行为,保护咱们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让催收回归理性和法治的轨道,而不是鼓励大家欠钱不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你确实逾期了,首先要做的是积极和银行或贷款机构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方案。
- 保留证据是关键:遇到任何形式的违规催收,一定要冷静,不要硬碰硬,最重要的是保留好所有证据!电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等等,这些都是你日后维权的武器。
- 学会主动维权:一旦发生违规催收,除了和对方交涉,更要学会向相关部门投诉,比如银保监会(12378)、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12315)等,投诉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证据提交好。
-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逾期确实会带来压力,但不要因此被催收的威胁吓倒,也不要自暴自弃,生活总有起伏,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贷款逾期后,催收并非无法无天,202X年的催收新规,就是咱们借款人的“保护伞”和“定心丸”,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具体问题,也欢迎随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法律永远是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
一、 逾期心慌慌?新规给你划红线,催收也得守规矩!,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