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怎么赔?赔多少?流程卡壳了怎么办?一文说清你的权益底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路上摔了一跤,手肿得像馒头,去医院拍片说是骨折;或者车间机器突然失灵,手指被夹伤,住院半个月,工资一分没拿,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在打鼓:这算不算工伤?公司到底该不该赔?赔多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好好的,突然被机器划伤了手,或者在工地摔了一跤,当时没当回事,结果几天后疼得睡不着觉,去医院一查,医生说:“这算工伤。”可接下来你懵了:工伤到底怎么认定?能赔多少钱?公司要是不认账怎么办?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把工伤赔偿这件事给你掰扯清楚,不是照搬法条,而是从你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一步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申请、找谁办、能拿多少钱、遇到推诿怎么应对。

很多人以为只有在岗位上受重伤才算工伤,其实不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基本都算。
但注意!像喝酒闹事、自残、打架斗殴这些,哪怕发生在单位,也不算工伤。
一旦受伤,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忍着疼继续干活,也不是默默吃止痛药,而是——马上告诉老板,并保留证据!
为什么?因为工伤认定是有时间限制的。
单位如果知道你受伤,应在30天内向当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单位拖着不报,你自己也可以在1年内直接去申请。
晚一天都可能影响赔偿!我见过太多人觉得“小伤而已”,结果错过申报期,最后只能自己扛医药费,太冤了。
拿着病历、诊断书、事故证明(比如监控截图、同事证言),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申请。
人社局会在60天内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决定,一旦认定成功,你就拿到了“通行证”——后面所有的赔偿才有依据。
这里提醒一句:别信公司说“走医保更方便”这种话,表面看省事,实则你可能一分钱额外赔偿都拿不到,医保是治病用的,而工伤赔偿包括误工、伤残、护理等多项补偿,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等治疗差不多了,如果落下伤残,就得去做“劳动能力鉴定”,这个鉴定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会根据你的伤情评定伤残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等级定了,赔偿金额就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
这些加起来,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真不是小数目。
现实中,有些企业就是不肯配合,甚至威胁员工“敢申请工伤就开除”。
告诉你三个应对策略:
法律站在你这边,别怕维权。
老李是一名外卖骑手,平台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签约,某天下暴雨,他在送单途中滑倒,髌骨骨折,公司却说:“你是临时工,不算工伤。”
老李找到我们,我们帮他梳理证据:平台接单系统记录、每日打卡轨迹、工资发放流水、医院诊断证明,人社局认定构成工伤,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老李获得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在内的共计12.8万元赔偿。
关键是:就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照样可以认定工伤!
工伤赔偿不是“求来的恩惠”,而是劳动者应有的权利。
很多人吃亏,不是因为法律不保护你,而是你不知道该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
记住几个核心要点: ✅ 受伤后第一时间报告并保留证据;
✅ 单位不报,自己一年内必须去申请工伤认定;
✅ 治疗结束后及时做劳动能力鉴定;
✅ 赔偿项目不止医药费,还包括工资、伤残金、就业补助等;
✅ 遇到公司推诿,果断走仲裁或诉讼,别犹豫。
你流的每一滴汗,都值得被尊重;你受的每一分伤,都应当被赔偿。
别让沉默成为伤害的延续,拿起法律武器,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如果你正在经历工伤纠纷,不妨先静下心来,把这篇文章读两遍,然后行动起来——你的权益,从来不该被低估。
工伤怎么赔?赔多少?流程卡壳了怎么办?一文讲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好好的,突然被机器划伤了手,或者在工地摔了一跤,当时没当回事,结果几天后疼得睡不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