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了怎么罚?扣分罚款还限行?一文讲透高速超速那些坑
开车上高速,一脚油门下去,速度表蹭蹭往上涨,心里美滋滋,但一不留神——“嘀!”一声,电子眼闪了,你心头一紧:完了,超速了,这下怎么办?是只罚钱?还是直接扣分?严重了会不会吊销驾照?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
开车上高速,一脚油门下去,不知不觉时速飙到130、140,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超速了!”然后就开始担心:会不会被拍?扣不扣分?罚多少钱?要不要去处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高速超速”问题。
先说大实话:超速不是小事,但也不是没得救。关键是怎么应对,怎么把损失降到最低。

首先得搞清楚一件事:超速不是一律重罚。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安部的相关规定里,对超速是分级处理的,就像考试不及格也有59分和30分的区别,你超了多少,决定了后果有多严重。
超速分为几个档次:
所以你看,关键在“超了多少”,很多人以为只要超速就得扣分,其实不是,比如你在限速120的高速上开到130,只超了8.3%,根本不会被罚,但要是开到150,那可就是超了25%,妥妥扣6分+罚款。
那问题来了:如果已经被拍了怎么办?
别慌,第一步是查证,现在大多数地方都开通了“交管12123”APP,登录后就能看到有没有违章记录,如果有,系统会明确告诉你时间、地点、超速数值和处罚结果。
这时候,你可以做三件事:
确认数据是否准确
有时候测速设备误差、车牌识别错误也会导致误判,如果你确信自己没超那么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要求调取监控视频核实。
尽快处理,避免滞纳金
很多人抱着“拖着再说”的心态,结果过了15天没处理,每天产生3%的滞纳金,最后罚金翻倍,罚款决定书送达后15日内缴清,最稳妥。
看看能不能“首违免罚”
现在全国多地推行“首违警告”政策,如果你是首次轻微违法(比如第一次超速10%-20%),且没有造成事故,很多地方会只警告不罚款不扣分,这个政策各地不同,建议主动咨询当地交警窗口。
还有人问:“能不能找关系消分?”
我作为律师必须严肃告诉你:绝对不行!买卖分、代扣分属于违法行为,一旦查实,不仅原车主要被追责,顶包的人也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别为了省几百块,把自己搭进去。
以案说法:
去年,杭州的张先生在沪杭高速上被电子眼抓拍超速,显示时速145km/h,限速120km/h,超速20.8%,系统自动记6分,罚款200元,张先生不服,认为当时导航显示才135,怀疑测速不准,他通过“浙里办”申请复核,调取了当时的抓拍照片和区间测速数据,发现车辆在前后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确实达到143km/h,证据确凿,最终他接受了处罚,并在当年完成了满分学习,这个案子告诉我们:科技执法越来越精准,侥幸心理要不得,但合法申诉渠道始终存在,关键是要讲证据、走程序。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八条:
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一次记6分。
律师总结:
超速不是洪水猛兽,但也绝不能轻视,作为驾驶人,我们要有底线意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偶尔超速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快一点没关系”的心态,一旦发生事故,再多的辩解都换不回一条命。
如果你真的不小心超速了,别慌,更别逃避,第一时间查记录、看数据、依法处理,能申诉就申诉,该认罚就认罚,守法不是为了躲罚单,而是为了对自己、对家人、对路上每一个陌生人负责。
速度可以省时间,但生命没有重启键。开车在外,慢一点,稳一点,才是真正的“快”。
——我是你的法律顾问老张,下次见。
高速超速了怎么办?被拍到了会怎样?还能补救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开车上高速,一脚油门下去,不知不觉时速飙到130、140,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你是不是也经历过?心里咯噔一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