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条怎么写才不踩雷?写错一字可能被算旷工!
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发个微信跟领导说“今天头疼得厉害,想请个假”,结果第二天人事找上门:“您这不算正式请假啊,系统里没记录,按旷工处理。”——是不是瞬间血压飙升? 别小看一张薄薄的病假条,它可不是“我...
咱们打工人,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可真到身体不舒服想请假,却发现——哎,这病假不是发个微信说一声就行的?人事一句“没走流程”就给驳回,甚至月底工资条上还多了个“旷工扣款”,那真是有苦说不出。
今天我就以一个干了十几年劳动法的老律师身份,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病假到底该怎么请,才能既保护身体,又守住钱包和工作?

很多人觉得:“我都生病了,公司难道还不让我休息?”话是没错,但法律讲的是程序和证据,你光说“我病了”,公司凭什么信?万一今天你“发烧”,明天朋友圈晒爬山照,人家能不怀疑?
所以重点来了:病假的核心,是“有病”+“有证”+“有流程”。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小李突然急性肠胃炎,半夜去医院挂急诊,第二天直接没去上班,他以为发个微信给主管说“我病了,在医院”,就算请假了,结果公司说“未按制度提交正式申请”,按旷工处理,还扣了三天工资。
你说冤不冤?挺冤,但也不全冤——因为你没走程序。
我总结了一个“三步走”策略,帮你把病假请得明明白白:
第一步:及时报备,口头+书面双保险
刚生病,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告知直属领导“我现在身体不适,需要就医,预计要请病假X天”,这叫“及时通知”,避免公司说你“失联”。
但这只是开始,不能只靠一句话完事。
第二步:补交材料,越快越好
病看完,拿到病历、诊断证明、缴费单据,马上拍照上传公司系统,或发邮件给HR备案,注意:不要拖!很多公司规定“病假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补材料”,超时可能作废。
第三步:关注公司制度,别踩雷区
有些公司要求必须去指定医院就诊,或者病假超过3天要部门负责人审批,这些写在《员工手册》里的规矩,你得看清楚,否则你以为合规,请假却被拒,那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公司行政岗,因为慢性肾炎住院一周,她当时情况紧急,入院当天只给主管发了条语音:“我在住院,这几天没法上班。”
出院后,她把所有病历、住院记录、出院小结都交给了HR,结果公司还是认定她“未履行请假手续”,按旷工解雇,还拒付病假工资。
我们介入后,重点抓住两点反击:
最终仲裁委认定:员工已尽合理通知义务,公司未提供有效反证,解除劳动合同违法。不仅要恢复劳动关系,还得补发工资+赔偿金,合计将近5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病假不是“我觉得我病了”就行,而是“公司能认可你病了”才行,证据链完整,才是硬道理。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和《劳动合同法》:
特别提醒:医疗期≠病假,病假是实际请假天数,医疗期是法律保护你“带薪治病”的总时长,比如你工龄5年,医疗期是6个月,这6个月内你断续请病假,公司都不能随便开除你。
最后我想说句实在话:生病已经够难受了,别再让“不会请假”雪上加霜。
很多劳动者维权失败,不是公司太狠,而是自己太“信任口头沟通”,法律保护的是有准备的人,不是有情绪的人。
所以请你记住:
✅ 生病第一时间通知领导,留痕; ✅ 就医后尽快补交正规医疗证明; ✅ 熟悉公司请假流程,别凭感觉办事; ✅ 遇到不合理对待,保留证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病假不是“求来的恩惠”,而是你作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用对方法,请假也能请得体面又安心。
身体是自己的,工作也重要,但别忘了——合规地照顾好自己,才是职场最长情的坚守。
病假怎么请才合规?一不小心被算旷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咱们打工人,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可真到身体不舒服想请假,却发现——哎,这病假不是发个微信说一声就行的?人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