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么交?税负重了怎么办?
年底一算账,公司赚了不少钱,可一到报税环节,心里就发慌——企业所得税到底该怎么交?税率到底是多少?哪些能抵扣?万一多交了能不能退?少交了会不会被罚?更头疼的是,明明利润不算高,怎么一算税负压力却这么大...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年底一算账,利润看着不错,结果一到报税季,脑袋嗡的一声:这企业所得税到底该怎么交?是按收入算?还是看利润?要不要分季度预缴?万一交多了能不能退?交少了会不会被罚?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企业所得税这件事从头到尾掰开揉碎讲清楚,不是照搬条文,也不是堆砌术语,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告诉你实打实的“避坑指南”。

先划重点:企业所得税,针对的是“企业”赚的钱,不是你个人工资交的个税,也不是个体户交的经营所得,它是专门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征的税。
简单说:
👉 你是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就得交;
👉 你是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对不起,这类“穿透实体”不交企业所得税,但合伙人或投资人要交个税;
👉 外资企业在中国有收入?也得按规定交。
所以第一步,先搞清自己是不是“纳税人”。
很多人以为企业所得税就是25%,其实不然。
✅一般企业:25%
这是最常见的税率,适用于大多数盈利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
✅小微企业:优惠多多
如果你是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从业人数、资产总额也达标),那恭喜你,国家给你发“红包”:
举个例子:你公司一年赚了80万,原本要交20万税,只要交2万!省下18万,够请半年保洁阿姨了。
✅高新技术企业:15%
如果你是高新企业,拿到了认定证书,税率直接降到15%,还能叠加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简直是税务界的“VIP通道”。
企业所得税不是按营业额算的!很多人搞混了增值税和所得税。
记住这个核心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听起来复杂?拆解一下:
👉 举个典型例子:
你公司今年请客户吃饭花了10万,按会计规则全记成本,但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只能按发生额的60%扣除,且不超过营业收入的5‰,结果可能只允许扣3万,剩下7万要“加回去”,导致应税利润变高,税自然多交。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账面利润不高,但所得税不少”——账是给股东看的,税是给税务局算的。
企业所得税不是年底一次性交清,而是“按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
⚠️ 注意:5月31日是最后期限!逾期不仅补税,还要加收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严重的话可能影响纳税信用等级,以后贷款、招投标都受影响。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杭州一家电商公司,年利润280万,老板自己做账,觉得反正都是真实支出,就照搬财务报表报税。
结果呢?他忘了把一笔50万的“股东借款利息”做纳税调增——这笔钱其实是股东私人资金借给公司,没签合同、利率偏高,税法视为“变相分红”,不允许税前扣除。
汇算清缴时被税务局稽查发现,不仅补税+滞纳金,还被认定为“申报不实”,罚款3万。
后来我们帮他申诉,说明非主观故意,最终罚款减免,但补税和滞纳金一分没少,多掏了将近18万。
老板当时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我以为老实报账就不会有问题,没想到‘太老实’反而吃亏。”
这些不是摆设,是你维权、合规、节税的“法律武器”。
企业所得税,从来不是简单的“算数题”,它考验的是你对政策的理解、对细节的把控、对风险的预判。
交多了,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交少了,是埋在账本里的“定时炸弹”;
交错了,可能让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所以我的建议是: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合规是底线,筹划是智慧,而专业,是你最值得投资的“税务保险”。
别等到补税通知来了,才后悔当初没认真对待那一张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怎么交?算错一笔,补税罚息全找上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年底一算账,利润看着不错,结果一到报税季,脑袋嗡的一声:这企业所得税到底该怎么交?是按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