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
老张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三年,老板跟他商量:“社保每月扣你不少钱,要不你自己写个声明不交了,公司把这块折成现金补给你,你到手还能多拿点?”老张一想,反正现在身体挺好,每个月多拿几百块更实在,就爽快签了字,...
老张在富士康干了快十年,最近却愁眉不展。
车间里悄悄流传着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书”,组长暗示签字后每月到手工资能多几百块,老张心里嘀咕:“这玩意儿签了,以后养老看病咋办?公司是不是在忽悠人?”
不少制造业工人都遇到过类似问题。看似“自愿”的选择,背后可能藏着法律风险和企业责任转嫁的陷阱,今天咱们就从法律和现实角度掰扯清楚:富士康到底能不能不交社保?员工“自愿放弃”是否有效?

哪怕员工亲手签字、按手印,甚至签了书面协议,“自愿放弃社保”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
为什么?
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不是普通的“福利”,而是国家强制企业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职工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没有“选择放弃”的权利。
换句话说,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是违法行为,即使员工同意,也不能免除企业的责任,如果富士康以“员工自愿”为由不交社保,一旦被查,不仅得补缴,还可能面临滞纳金甚至罚款。
表面上是“为员工增加收入”,实则是压缩用工成本。
企业每月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比例约在工资总额的30%左右(个人部分约10%,单位部分约20%),如果公司不交社保,省下的是一笔可观支出,而员工到手多的只是“小头”,却丢了未来的“保障大头”。
更现实的是:
如果你已经签了字,别慌,仍有机会挽回:
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屏障,企业用“自愿放弃”来规避责任,既违法也不道德,作为员工,更要清醒:几百块的短期诱惑,换来的可能是未来巨大的风险,如果你正面临类似问题,法律站在你这一边,勇敢维权才是明智之举。
文章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建议,具体事宜请咨询专业律师或当地社保部门。
富士康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合法吗?律师一文说透背后真相,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张在富士康干了快十年,最近却愁眉不展。 车间里悄悄流传着一份“自愿放弃社保声明书”,组长暗示签字后每月到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