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

普法百科5秒前1

老张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三年,老板跟他商量:“社保每月扣你不少钱,要不你自己写个声明不交了,公司把这块折成现金补给你,你到手还能多拿点?”老张一想,反正现在身体挺好,每个月多拿几百块更实在,就爽快签了字,没想到半年后他突发疾病住院,自费花了好几万,去找公司报销却直接被拒:“当初可是你自己选择不交社保的呀!”

这话听着好像没毛病,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


你以为的“自愿”,在法律面前可能只是“一纸空文”

很多员工——尤其是年轻人或灵活就业者——容易觉得社保是“可选项”,甚至认为不交社保、拿现钱更“划算”,一些企业也顺势而为,用“补贴”“红包”等形式诱导员工签下《自愿放弃社保缴纳承诺书》,双方看似“你情我愿”,但其实,这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法律行为

我国的社保缴纳是国家强制性的制度,并不因“个人同意”而免除企业的法定义务,也就是说,就算员工白纸黑字声明“我自己不想交”,公司仍然违法,一旦被查,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保和滞纳金,还可能被处以罚款,而对员工来说,你以为是“多拿了钱”,实则失去了工伤、医疗、养老、生育等一系列保障,风险全由自己承担。

更现实的是,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员工再去主张公司未缴社保,这种“自愿声明”是无效的,法院仍然会判决企业补缴,但在此期间员工所发生的任何事故——比如工伤、大病等——公司都须依法承担责任,哪怕你签过“自愿书”也没用。


以案说法:签了协议,公司就能甩锅?法院可不这么认为!

小王入职某科技公司时,HR告诉他:“公司可以把社保折现1500元发给你,很多同事都这样。”小王签了《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拿钱时还觉得公司挺人性化,结果他在一次加班回家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被认定为工伤,但公司拒绝赔偿,理由是“他自愿放弃社保,自己没有保障意识”。

法院判决结果非常明确:

  • 《自愿放弃社保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无效;
  • 公司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须全额承担小王的工伤待遇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20余万元;
  • 公司另须补缴小王在职期间的全部社保费用。

你看,哪怕员工签了字,企业该赔的一分也跑不了,所谓的“自愿”只是掩耳盗铃,在法律面前毫无用处。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60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 《工伤保险条例》第62条: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律师总结:别拿保障换现钱,你换不起!

表面看,员工“自愿不交社保”好像让劳资双方都得了便利:员工多拿钱,公司省成本,但事实上,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冒险。
对企业来说,你以为拿到了“免责协议”,其实不过是张废纸,一旦员工投诉或出事,企业不仅要承担本该由社保基金支付的高额赔偿,还面临行政处罚和劳动争议带来的声誉风险。
对员工来说,用几百块的现金补贴,换掉的是未来几十万元的潜在保障,一旦发生重大疾病、工伤或失业,没有社保兜底,可能瞬间陷入经济困境。

真正规范的公司,从不会诱导员工放弃社保;真正有远见的员工,也绝不会拿保障去换现钱,社保不是选择题,而是法定责任与自我保护的基本底线,别等到风险来临,才后悔当初那个“自愿”的决定。


温馨提示:如果你或身边人正在面临类似问题,建议尽快与公司沟通补缴,或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商贷4万逾期两个周期,会被起诉吗?资深律师教你化解危机!
« 上一篇22秒前
×
16
2025 09

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真的能省心吗?

老张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三年,老板跟他商量:“社保每月扣你不少钱,要不你自己写个声明不交了,公司把这块折成现金补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