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关系怎么认定?没签合同也成立?一文说清关键证据!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一家公司干了半年,每天打卡上班、听领导安排、月底拿工资,结果某天公司突然翻脸不认人,说“你又不是我们员工,哪来的劳动关系?”——社保没交、合同没签、离职补偿更是想都别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不小心扭了腰、被机器划伤,甚至更严重的事故?当时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后来发现医疗费花了不少,工资也停发了,这才意识到:这该不会是工伤吧?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工伤到底怎么认定?没有劳动合同能不能申请?流程复杂吗?赔偿能拿多少?一条一条讲明白,让你不走冤枉路,不吃哑巴亏。

很多人以为“受伤了就是工伤”,其实不是,法律上的“工伤”是有严格定义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举个例子:
 你在工地搬钢筋,突然脚下一滑摔骨折了——这是典型的工伤。
 但如果你下班后去朋友家吃饭,路上摔了,哪怕你说“我刚加完班”,这也不算工伤。
判断是不是工伤,先看三点: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哪怕你是临时工、兼职、甚至没签劳动合同,都有权利申请工伤认定!
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我没签劳动合同,老板连工资都是现金给的,出了事是不是就没人管了?”
告诉你一个真相:没签合同,不代表不能认定工伤!
关键是你得有证据证明你和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这些都能作为“证据链”来证明你确实在这家公司干活,我曾经办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是装修小工,老板没签合同也没交社保,结果高空作业摔伤,我们调取了他半年来的微信收款记录、工地打卡照片、还有三名工友的书面证言,最终人社局还是认定了工伤。
记住一句话:法律保护的是事实,不是纸面。
别被程序吓住,其实流程很清晰:
及时就医并保留所有票据
 医院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发票一样都不能少,这是后续赔偿的基础。
尽快向用人单位报告
 越早报越好,法律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拖着不报,别怕!
你自己也可以申请
 如果公司不配合,你本人或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等认定结果
 人社局会在60天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一旦认定,会出《工伤认定决定书》。
做劳动能力鉴定
 如果伤情较重(比如骨折、伤残),还要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一级到十级),这直接决定你能赔多少钱。
老张是一名众包外卖骑手,通过某平台接单,收入按单结算,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有社保,一天晚上送餐途中雨天路滑,电动车侧翻导致肋骨骨折,住院花了两万多。
他找平台索赔,平台说:“你不是我们的员工,只是合作骑手,不算工伤。”
老张找到我们,我们调取了他的接单数据、平台派单规则、奖惩制度,还收集了多位骑手的证言,证明平台对他有强管理属性——比如必须穿指定工服、按时上线、超时扣钱等。
仲裁委认定:虽然没签合同,但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社局随后作出工伤认定,经过劳动能力鉴定为十级伤残,老张最终获赔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共计12.8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新型用工形态下,法律也在与时俱进,只要你付出了劳动,接受了管理,就该享有劳动者的基本保障。
工伤认定不是“求人施舍”,而是你依法享有的权利,很多劳动者因为不懂法、怕麻烦、担心得罪老板,选择默默忍受,最后错过了申请时效,追悔莫及。
我想告诉你的是:
 ✅ 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办。
 ✅ 没合同不可怕,可怕的是手里没证据。
 ✅ 公司推诿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站出来维权。
只要你及时行动、保存证据、依法申请,哪怕是最普通的工人,也能拿到应得的赔偿。
你流的每一滴汗,都值得被尊重;你受的每一份伤,都应该被看见。
别让自己在受伤之后,再承受一次“二次伤害”,该争取的,一分都不能少。
工伤怎么认定?没签合同也能赔吗?一文说清关键步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干活时不小心扭了腰、被机器划伤,甚至更严重的事故?当时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后来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