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
一、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 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满足一定条件算工伤。依据《》,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上班时搬东西扭了腰,医生说要休息两周;或者下班路上骑电动车摔了,公司却说“这不关我们事”;又或者临时工干了一周活儿,结果受伤后连医药费都没人管……这时候你心里肯定嘀咕:这到底算不算工伤?能不能赔?赔多少?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工伤”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明白,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劳动法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规则,白白错过了维权黄金期,所以这篇不是冷冰冰的法条堆砌,而是用大白话告诉你——什么情况能算工伤,怎么申请,关键证据怎么留,以及最容易踩的坑在哪里。
很多人以为“在公司里出的事才算工伤”,其实远远不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判断是不是工伤,主要看三个关键词: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
但这三者并不是死板的框框。
反过来,如果你中午溜出去打麻将,路上出了车祸?不好意思,不算,因为和工作无关。
还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情况:职业病,比如长期接触粉尘导致尘肺病、长时间使用电脑引发严重的腕管综合征,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只要你有医学证明+职业暴露史。
这是最多人问的问题!答案是:可以!
很多工地上的师傅、外卖小哥、临时工,公司根本没签合同,也没交社保,可一旦受伤,老板一句“你不是我们员工”就想推责任?
错!法律认的是“事实劳动关系”,你有没有工资转账记录?有没有工牌、打卡记录、同事证言、工作群聊天截图?只要有这些证据链,哪怕没签合同,人社局照样能认定你是工伤。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一位装修工人干了半个月活儿,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肋骨骨折,公司否认雇佣关系,说他是“包工头临时叫来的”,但我们调取了微信转账记录(每天200元)、现场视频里他穿着统一工服、还有三位工友作证,最终成功认定工伤,赔了18万。
记住一句话:有没有合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证明“你在为他们干活”。
很多人一出事就慌了神,光顾着治伤,忘了保留证据,结果后期申请工伤时处处被动,正确做法是:
特别提醒:别轻信公司“私了”承诺!很多企业会说“给你两万块,这事就过去了”,等你签了字才发现后续治疗费都不够,先做鉴定,再谈赔偿,才是硬道理。
小李是一名外卖骑手,在某平台注册接单,一天暴雨天送餐,电动车打滑摔伤,左手骨折,他想申请工伤,平台却回应:“你是自由职业者,跟我们没有劳动关系,不算工伤。”
小李找到我们,我们调取了他的接单数据、系统派单规则、每日上线考勤、奖惩制度,发现平台对他有强管理属性:必须穿制服、按时上线、超时罚款、好评率影响收入……这明显不符合“自由职业”的特征。
劳动仲裁认定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社局也作出了工伤认定,小李不仅拿到了医疗费报销,还获得了十级伤残的一次性补助金。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新型就业形态下,不能只看合同名称,而要看实际用工模式。
工伤认定看似是个程序问题,实则是一场与时间和证据赛跑的战斗,很多人不是输在法律上,而是输在“我以为”三个字上——以为公司会负责,以为晚点办没关系,以为没合同就没希望。
我要强调三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身体是你唯一的资本,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
该申请就申请,该投诉就投诉,你的权益,值得被认真对待。
工伤怎么认定?没签合同、上下班路上出事算不算?一文说清!,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上班时搬东西扭了腰,医生说要休息两周;或者下班路上骑电动车摔了,公司却说“这不关我们事”;又或者临时工干了一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