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点的税怎么算?一文搞懂税率计算与实操技巧
“3个点的税到底怎么算?是乘以.03还是除以1.03?别急,律师教你正确算法!” 3个点的税怎么算?** 在日常交易或财务处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3个点的税”这样的说法,比如增...
谈生意、签合同、发工资,甚至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突然冒出一句“按三个点走”——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点头?可你心里其实直打鼓:这三个点到底是啥税?是增值税?个税?还是别的什么?谁来交?怎么算?会不会多交了冤枉钱?
别急,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把“3个点的税”彻底讲明白,咱们不绕弯子,不堆术语,就从实际场景出发,让你一听就懂,一用就灵。

首先得澄清一个误区:“3个点”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税,而是一种口头约定的说法,通常指3%的税率,这个税率在现实中最常见的,就是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
举个例子:
你是个体户,开了个小装修公司,客户找你做装修,报价10万元,你说:“行,没问题,咱们按三个点开票。”
 这时候,客户大概率理解的是:你能开一张税率为3%的增值税发票。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这3%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
很多人搞混就在这儿!
看出差别了吗?同样是“3个点”,一个你收10万要交3,000块税,另一个只交2,912块,差不了太多,但时间久了,积少成多,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所以记住一句话:谈价格时一定要说清楚——是“不含税价+3%税”,还是“含税价按3%算”,否则到最后,可能你忙活半天,利润全被税吃掉了。
当然可能!虽然大多数时候“三个点”指的是增值税,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指:
个人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率
 比如你在平台接单(像设计、咨询类自由职业),有些地方税务机关对这类收入按3%的核定征收率征个税,也就是说,不管你成本多少,收入的3%直接当应纳税所得额来算税。
印花税
 虽然印花税一般是万分之三或千分之一,但某些合同比如借款合同是05‰,而股权转让合同在部分地区可能按5%或1%收,但一般不会叫“三个点”,所以这个可能性较小。
综合税负打包说法
 有些代理记账公司会跟你说:“我们这边做外账,一年交三个点搞定。” 这里的“三个点”可能是把增值税、个税、附加税打包计算后的综合税负比例,属于行业黑话,务必问清具体构成。
我建议你在任何涉及金钱交易的场合,做到“三问三确认”:
签合同的时候,千万别写“按三个点结算”,而是明确写成:
“乙方提供增值税普通发票,税率3%,金额为人民币XX元(不含税),税费由甲方另行支付。”
这样既合法合规,又避免日后扯皮。
去年我代理了一个案子:老张是个包工头,给小区做防水工程,和物业签了12万元的合同,当时口头说“你开票,按三个点走”,老张觉得没问题,就去税务局代开了3%的发票,交了3,600元增值税。
结果年底稽查来了,发现老张这笔收入没申报个人所得税,税务局按经营所得核定征收,税率5%-35%,最终补税+滞纳金一共2.8万元。
老张懵了:“不是说好三个点吗?怎么变成快三万了?”
我告诉他:你犯了个致命错误——你以为“三个点”包了所有税,但实际上那只说了增值税,个税你一分没交,当然要补!
最后调解结案,但教训深刻:口头约定太模糊,税种不分清,吃亏的是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等,征收率为3%(目前部分行业有减免政策,如2023-2027年阶段性减按1%执行,需结合最新政策)。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得因已缴增值税而免除。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三个点的税”听着简单,背后却藏着无数坑,它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一句江湖暗语,你可以听懂,但不能轻信。
作为普通人,无论是做生意、兼职接活,还是合伙创业,一定要把“税怎么算”写进合同里,明确税种、税率、含不含税、由谁承担,不要图一时方便,换来日后补税、罚款、信用受损。
 ✅ 3%通常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
 ✅ 不含税价 vs 含税价,差的是真金白银
 ✅ 增值税 ≠ 所有税,个税、附加税照样要交
 ✅ 口头承诺不如白纸黑字,合同才是护身符
搞懂这一步,不只是省几千块的事,更是守住你辛苦钱的最后一道防线。
下次再有人跟你说“按三个点走”,你可以微微一笑,反问一句:“您说的三个点,具体怎么算?咱们写进合同吧。”
 ——这才是专业,这才是底气。
谈生意、签合同、发工资,甚至朋友之间合伙做生意,突然冒出一句“按三个点走”——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点头?可你心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