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税费怎么算?别被数字绕晕,搞懂这几点省下几万块!
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但很多人只盯着房价本身,却忽略了背后那笔不小的“隐形开支”——税费,等到签合同、办过户时才发现:“怎么又要交这么多钱?”结果预算超支,心里直打鼓。 今天咱们就来掰...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攒够首付,终于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正准备签合同,结果中介轻飘飘一句:“契税要交3%。”
你心里一咯噔:等等,这税率是固定的吗?首套房和二套房有区别吗?面积大小影响不大吧?
别急,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带你把“买房契税”这件事彻底捋清楚,搞明白这些,少则省几千,多则能省好几万!
很多人一听“税”字就头大,其实契税没那么复杂,简单讲,你买房子,国家要收一笔“登记费”,这笔钱就是契税,它不是开发商收的,也不是银行收的,而是交给税务局的法定税费。

关键点来了:契税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根据你的购房情况浮动!主要看三个维度:
下面我给你划重点,分情况说清楚。
如果你是首次买房,恭喜,政策对你最友好!
举个例子:
你在杭州买首套房,面积85㎡,总价300万。
契税 = 300万 × 1% =3万元
要是面积是100㎡,那就要交300万 × 1.5% =5万元
光这一项,差了1.5万!
如果你名下已经有房,再买一套(不管是否还贷),就算二套房。
这时候税率就上去了:
还是刚才那个300万的房子,100㎡,如果是二套房,契税就是300万 × 2% =6万元
比首套房多了1.5万。
⚠️ 特别提醒:有些中介会吓唬你说“二套房契税3%起步”,这是老黄历了!现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执行差别化税率,千万别被忽悠多花钱。
如果你买的是第三套房,或者房子属于“非普通住宅”(比如豪宅、别墅),那大概率要按3%的基准税率来交。
不过这类情况比较少见,普通人买房基本不会踩到这条线。
北上广深政策相对严格,比如上海对二套房认定更严;而很多三四线城市为了刺激楼市,甚至推出“契税补贴”活动——比如交完税,政府返你一半!
所以建议:签约前一定要查当地住建局或税务局官网的最新通知,别光听销售一张嘴。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客户小李在南京买了人生第一套房,120㎡,总价400万,中介告诉他:“二套房契税3%,得交12万。”
小李懵了:“我没房啊,怎么算二套?”
一查才发现,他五年前在老家买过一个小公寓,登记在自己名下,但南京认的是“本地住房记录”,他在南京确实是首套!
我们立刻调取房产信息证明,向税务窗口申请按“首套90㎡以上”标准执行——最终契税按1.5%缴纳,只交了6万元,直接省下6万!
你看,信息差真的能让你白白丢掉一辆车的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相关政策:
各地可在上述范围内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擅自提高税率。
买房是人生大事,契税看着只是个环节,但它直接关系到你的真金白银。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房产律师,我真心建议你记住这几句话:
✅ 签合同前,先确认自己是“首套”还是“二套”;
✅ 查清房屋面积是否超过90㎡,这个数字是分水岭;
✅ 别迷信中介说法,所有政策以税务局出具的缴税通知书为准;
✅ 保留好购房合同、身份证明、户口本、婚姻状况材料,这些都是核税关键;
✅ 如果发现被多收,立即申诉或申请行政复议,法律站在你这边。
房子是你安身立命的港湾,每一分钱都该花得明明白白。
搞懂契税,不只是省钱,更是对自己权益的尊重。
下次你去办过户,记得带上这篇文章——说不定,它能帮你省出一个车位的钱。
买房契税怎么算?别被数字绕晕,这份避坑指南帮你省下几万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攒够首付,终于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正准备签合同,结果中介轻飘飘一句:“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