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别慌,这样答辩才能守住底线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半夜惊醒的瞬间——手机一亮,短信跳出来:“因您未按时偿还贷款,已依法提起诉讼,请尽快应诉。”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这下麻烦大了”,但我想告诉你:别急着认栽,也...
因为一时周转不开,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拖了几个月没还清,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是不是要坐牢?”“房子会不会被拍卖?”“以后还能不能贷款?”
先别急着焦虑,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贷款逾期被起诉,并不等于败局已定,关键在于你如何应对,尤其是——怎么有效答辩。

今天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当贷款逾期真的走到法庭这一步,普通人该怎么打这场“被动仗”?怎样答辩才能争取最大空间,甚至反转局面?
很多人一看到起诉书,第一反应是:“唉,我确实欠钱,认了吧。”但你知道吗?在法律上,“你承认”不是判决依据,“证据充分”才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的网贷平台把你的债务打包转让给了第三方催收公司,然后这家催收公司拿着一份模糊不清的债权转让协议就把你告了,问题是——这份转让合法吗?有没有通知你?原始合同在哪?利息是怎么算的?
如果你不提异议,法院可能直接按原告说的判,但如果你在答辩状里明确提出:“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债权转让未依法通知债务人”,那案子就可能被驳回,或者至少得重新查证。
答辩的第一步,不是道歉,而是质疑:
这些,都是你可以“反击”的点。
我知道,很多人逾期是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这种时候,心理压力已经够大了,再被起诉,更是雪上加霜。
但在法庭上,坦诚自己的困境,反而可能是转机。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因父亲重病连续六个月断缴房贷,银行直接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拍卖房产,他在答辩中提交了医院诊断书、医疗费用单据、失业证明,并主动提出“分期补还+继续履约”的方案。
最终法院没有支持银行的“立即解约”请求,而是裁定:允许延期履行,分12期补足欠款,保留房屋居住权。
你看,这不是靠“赖账”,而是用真实情况+合理方案打动了法官。
如果你确实有困难,别沉默,要在答辩状里写清楚:
一句真诚的“我不是不想还,是暂时还不上”,比一百句狡辩更有力量。
很多贷款合同看起来正规,实则暗藏陷阱。
这些,在法律上都是可以挑战的。
根据最高法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LPR的4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哪怕合同写了,你也可以说:“这部分约定无效,请依法调整。”
我在写答辩状时,常会附上一张“本息核算表”,把对方主张的金额一笔笔拆开,标出哪些合法、哪些违法,法官一看,清晰明了,自然会对原告的诉求打折扣。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客户李女士因为疫情被裁员,信用卡逾期9个月,欠款7万多,银行把她告了,要求一次性还清本息加违约金,总计近11万。
她找到我时几乎绝望,觉得只能卖房还债,但我看了材料后发现:
我们在答辩中主张:
法院判决:确认本金6.8万,取消不合理违约金,允许分24期偿还,且不纳入失信名单。
李女士后来发微信跟我说:“我以为人生完了,没想到还能喘口气。”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以及对原告诉讼请求的意见和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很多人觉得,“被起诉了反正躲不掉,不如认了”,可我想说: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从不惩罚勇于自救的人。
贷款逾期被起诉,最怕的不是官司本身,而是无知+沉默,你不答辩,等于把解释权完全交给对方;你一答辩,哪怕只是说一句“我现在困难,希望能分期”,也是在向法院传递一个信号:我是负责任的人,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别让一次财务危机,变成一生的心理阴影,该面对的面对,该争取的争取,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法律就会给你留一条出路。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别慌!这样答辩才真正管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欠债不丢人,失信才可惜,但只要你在努力,就永远不算彻底失败。
因为一时周转不开,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拖了几个月没还清,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那一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