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别慌!这样答辩才真正管用
因为一时周转不开,房贷、车贷或者消费贷拖了几个月没还清,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银行或网贷平台把你告了,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是不是要坐牢?”“房子会不会被拍卖?”“...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好心借出去几万块,对方当初信誓旦旦“下个月一定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一年,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面装傻充愣,气得你只能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一顿痛骂:“某某某,你个老赖,欠钱不还天打雷劈!”可骂完呢?钱还是没回来。
说实话,骂人解气,但解决不了问题,你以为情绪宣泄能逼对方低头?错了,真正的老赖,脸皮比城墙厚,你越骂他越躲,甚至反过来倒打一耙,说你“网络暴力”,那到底该怎么办?别急,今天我这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诉讼的律师,就跟你掏心窝子聊聊:面对借钱不还的老赖,光靠骂,不如靠法。

很多人觉得,把对方名字、照片、借款细节发到社交平台,让大家都看看他多无耻,总能逼他还钱吧?错!这恰恰是最容易踩坑的操作。
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哪怕他是老赖,也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或名誉权,对方要是反手一个起诉,说你恶意诽谤、传播不实信息,法院一看你没走法律程序,直接网上曝光,轻则判你道歉赔偿,重则影响你自己征信。
情绪化表达往往言辞激烈,人渣”“全家遭殃”这类话,一旦被截图留存,就成了对方反诉你的证据,你本是受害者,最后反倒成了“施暴方”。
所以记住一句话:愤怒解决不了债务,法律才能。
第一步:固定证据,别再口头说了!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讲情义”上,微信转账备注写“给你花的”,借条没签,聊天记录删了……等真要打官司,法院问:“你说他借了你五万,证据呢?”你拿不出来,败诉就是板上钉钉。
✅ 正确做法:
第二步:发正式催款函,留下书面痕迹
别再发“你到底还不还钱?”这种情绪化消息,要发就发律师函或催款通知函,写明借款时间、金额、约定还款日、逾期利息,并明确告知“若X日内未偿还,将依法提起诉讼”。
这一步的意义在于:证明你已履行催告义务,为后续主张逾期利息和诉讼费承担打下基础。
第三步:果断起诉,别犹豫!
很多人怕麻烦、怕花律师费、怕“撕破脸”,但你要明白:拖延只会让老赖更嚣张,法院判决后,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查他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甚至可能拘留!
而且现在立案很方便,很多地方法院支持网上立案,材料齐全三天就能受理,一审通常三个月内出结果,胜诉后进入执行阶段,法院有专门的执行局帮你“追债”。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借给前同事3万元应急,对方写了借条,约好半年还,结果到期后各种推脱,李女士气不过,在公司群、朋友圈连发七条辱骂信息,说人家“人渣”“全家倒霉”。
对方反手投诉她侵犯名誉权,还威胁要起诉,李女士慌了,来找我咨询。
我们迅速行动:整理转账记录、借条、催款聊天记录,发出律师函,15天未回应后立即起诉,法院一个月调解结案,对方当庭承诺分期还款,更重要的是,因为李女士及时停止了网络攻击,避免了反诉风险。
她说:“我骂了半年都没用,没想到一张法院传票,比什么都灵。”
特别是这条:只要有真实借贷合意+资金交付,即使没有借条,也能认定借贷关系成立,别再觉得自己“没证据”就放弃!
借钱不还的老赖确实可恨,但我们要用智慧去对抗恶意,而不是用情绪去消耗自己。
真正的狠,不是骂得多难听,而是让法律出手,让他寸步难行。
👉 借钱时留证,是保护自己;
👉 被拖欠后冷静,是赢得主动;
👉 果断起诉维权,是对诚信社会的捍卫。
你不是在“撕破脸”,你是在维护最基本的公平正义。
别再做那个一边流泪一边发朋友圈的可怜人了。
拿起法律武器,让老赖知道——欠债不还,代价远比你想象得大。
该还的,一分都不能少,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绕。
我是律师,也是你背后那股不退让的力量。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好心借出去几万块,对方当初信誓旦旦“下个月一定还”,结果一拖就是半年、一年,电话不接、微...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