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过户要花多少钱?费用明细全解析,别再被中介忽悠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看中一套心仪的房子,签了合同、交了定金,结果到了办过户这一步,突然发现费用比预想高出一大截——契税、个税、登记费、评估费……名目繁多,让人一头雾水,更离谱的是,不同城市、...
买房是人生大事,尤其是买第二套房,很多人光顾着看房比价,等到签合同交税那一步,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坑”?特别是契税这一块儿,明明第一套房只交1%,怎么第二套突然跳到3%?是不是算错了?中介说的就一定对吗?今天咱们不整那些干巴巴的条文,我就用大白话,掰开揉碎了给你讲清楚:二套房契税到底怎么算?什么情况下能优惠?哪些细节最容易踩雷?
先划重点:契税不是按“第几套房”一刀切的,而是要看房子面积、是否首套、是否普通住宅、所在城市政策这四大因素综合判断,很多人以为“只要是二套房,一律3%”,这是典型的误解!
举个例子,你在一线城市工作多年,现在想给父母在老家买套房养老,面积90平,总价120万,这套房在你名下确实是第二套,但当地认定它是“家庭唯一住房”吗?不一定!如果你和配偶名下在那个城市没有其他房产,有些地方依然可以按“首套”来认定,契税可能只要1%。
所以关键来了——“认房又认贷”还是“认房不认贷”?这句话听着像绕口令,其实特别重要,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已经实行“认房不认贷”,也就是说,只要你名下在当地没有房产,哪怕你之前贷款买过房、还清了,这次买房仍然算“首套”来缴契税。
注意这个但是——契税政策是地方定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的执行标准和其他城市就不一样,比如在上海,即使你名下无房,但有过房贷记录,买二套房的契税依然按二套标准收。
那具体税率是多少呢?我给你列个清晰的对照表(以大多数城市为例):
房屋情况 | 面积 | 契税税率 |
---|---|---|
首套房 | ≤90㎡ | 1% |
首套房 | >90㎡ | 5% |
二套房 | ≤90㎡ | 1% |
二套房 | >90㎡ | 2% 或 3%(看城市) |
三套房及以上 | 3%(普遍) |
看到没?二套房90平以下,很多城市也只收1%!根本不是一口价3%,所以千万别一听“二套”就慌,先查清楚当地的政策再说。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家庭”指的是谁?如果你已婚,契税认定是以“家庭为单位”,也就是你+配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都要算进去,哪怕房子写你一个人的名字,只要配偶名下有房,这套就算二套。
最后提醒一句:签合同前一定要让开发商或中介出具房屋查询证明,确认你的购房资格和契税适用标准,别等到交钱那天才被告知“不好意思,你这算二套,多交两万税”,那就晚了。
以案说法:张姐差点多交3万契税,就因为没搞清“认房不认贷”
张姐在北京上班,老家在合肥,去年她想给退休的父母在合肥买套88平的小三居,总价110万,她自己在北京有套房,但已经卖掉了,名下无房,中介一开始说:“你是二套房,契税得交3%,就是3.3万。”
张姐觉得不对劲,回来问我,我让她赶紧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拉一份《家庭住房情况查询结果》,结果显示:她和配偶在合肥无房,根据合肥当时的政策,即便她曾经有过房贷记录,只要名下无房,就可以按“首套房”认定,她只交了1%的契税,也就是1.1万元,省了整整2.2万!
这个案子说明什么?信息差就是真金白银,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根本不知道还能这么操作。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第三条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23号)明确:
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具体执行由各地政府确定)
律师总结:
买二套房不可怕,可怕的是稀里糊涂交冤枉税,契税怎么算,核心不在“第几套”,而在你名下有没有房、房子多大、是不是普通住宅、所在城市怎么规定,别轻易相信中介一句话,一定要主动查、主动问、主动核实。
记住三句话:
买房是大事,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搞懂规则,才能不让钱包白白受伤。
二套房契税怎么算?别再被中介忽悠了,一文说清你该交多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买房是人生大事,尤其是买第二套房,很多人光顾着看房比价,等到签合同交税那一步,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坑”?特别...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