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
你有没有收到过那种半夜发来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平安银行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记录……” 一条接一条,语气严肃得像法院传票,内容直击软肋——征信、催收、法律追责,很多人...
前脚刚忘了还贷款,后脚手机就“叮叮叮”响个不停——银行催收、第三方平台、甚至陌生号码轮番上阵,“您已严重逾期”“即将上报征信”“法务部介入处理”……一条比一条吓人,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
先别急着焦虑,也别一头雾水地乱回复或干脆拉黑所有号码,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当事人因为一时慌乱,做出错误应对,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贷款逾期后收到催收短信,到底该怎么办?关键不是马上还钱,而是先理清三件事。
现在市面上的贷款产品五花八门,从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到网贷平台,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催收流程,但你要知道,并不是每条“催收短信”都合法合规。
有些是外包催收公司发的,语气强硬,动不动就说“上门”“报警”;更有一些是冒充官方的诈骗短信,伪装成银行客服,诱导你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实则是为了盗取你的账户。
怎么辨别真假?
真正的法律程序不会通过一条短信就决定你的命运。
很多催收短信喜欢用“已移交法务”“将起诉你”“列入失信名单”这类词,听着挺吓人,但不是说一逾期就会立刻走法律程序。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相关司法解释,债权人确实有权追讨债务,但必须依法进行。
换句话说,你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恐慌,而是冷静梳理:
如果你确有还款意愿,只是暂时困难,完全可以通过协商争取延期、分期甚至减免部分罚息——这在实践中并不少见。
这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点,一旦开始被频繁短信、电话骚扰,甚至波及家人朋友,你就必须主动收集证据。
怎么做?
这些证据将来可能成为你维权的重要依据,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规定,催收行为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虚假陈述后果、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
你不是欠债就活该被羞辱。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客户小陈,30岁,外企职员,因母亲突发重病,他借了一笔网贷应急,后来资金周转不畅,逾期了28天,结果短短一周内,他收到了上百条短信和电话,不仅自己被轰炸,连他同事和上司都收到了匿名短信:“XX部门陈某欠钱不还,请注意人品问题。”
小陈一度想辞职逃避,我们介入后,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平台道歉并删除不当记录,小陈也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避免了诉讼和征信进一步恶化。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催收,沉默和逃避只会让局面失控,理性应对才能守住底线。
这些法律不是摆设,而是你在面对不公催收时最有力的盾牌。
贷款逾期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心理压力、社会关系破裂甚至法律纠纷,我想告诉你的是:
你不需要完美无缺,但需要清醒应对。
收到催收短信时,请先深呼吸,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只要把这三个问题理清楚,你就不会再被情绪牵着走,债务可以协商,信用可以修复,但如果你因为害怕而逃避沟通、销毁证据、听信谣言,那才是真正把自己推入深渊。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只保护懂得自救的人。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场风暴。
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前脚刚忘了还贷款,后脚手机就“叮叮叮”响个不停——银行催收、第三方平台、甚至陌生号码轮番上阵,“您已严重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