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怎么算?搞不清抵扣规则,小心多交冤枉钱!
公司明明买了不少原材料、付了服务费,发票也拿到了,可月底报税时发现能抵的进项税却少得可怜?甚至有时候财务还说“这张票不能抵”,气得老板直拍桌子:“我花钱买的,凭啥不能抵?” 别急,这事儿真不是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份房产税通知单,上面写着“应缴金额:XXXX元”,可翻来覆去就是看不懂这笔钱到底是怎么来的,是按面积算?还是按房价算?为什么隔壁老王的房子比你大,交的税反而少?别急,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房产税这事儿掰开揉碎讲清楚。
先说结论:房产税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城市还没全面推行,但试点城市已经开征,计算方式也并不统一,关键看你是“自住”还是“投资”,房子在哪儿,值多少钱。
咱们分几个层面来说:
上海和重庆是最早开始试点房产税的城市,其他地方虽然喊了多年“要推房产税”,但真正落地的,还是少数,所以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房产税账单,很正常。
但在试点城市,只要你符合条件,就得交。
比如在上海,如果你是外地户籍,买了第二套房,或者本地人买了人均超60㎡的房子,就开始纳入征税范围,而在重庆,重点针对的是高端豪宅和多套房投资者。
我们以上海为例,教你快速估算自己该交多少税:
第一步:确定征税面积
假设你家三口人,新买了一套120㎡的房子,按照政策,每人有60㎡免税额度,3人共180㎡,你这套房没超标——不用交税!
但如果买的是150㎡,那超出部分就是150 - 180 = 负数?等等,不对!免税额度是按家庭总套数累计计算的,如果这是你名下第二套房,且家庭人均面积超过60㎡,超出部分才征税。
举个真实例子:一家三口已有90㎡住房,再购入一套100㎡新房,总面积190㎡,人均约63.3㎡,超出3.3㎡/人,合计征税面积约为10㎡。
第二步:确定计税价格
这个价格不是你买房时的实际成交价,而是由政府定的“ taxable value ”,通常是房屋市场交易均价的70%左右,比如房子市价8万/㎡,计税单价可能是5.6万。
第三步:乘以税率
上海目前税率是0.4%或0.6%,看你房子的价格水平,低于上年度均价2倍的,按0.4%;超过2倍的,按0.6%。
来个具体计算:
一年两千出头,听起来不多,但这是持续性的持有成本,而且未来可能扩大征收范围。
重庆的房产税直接对独栋别墅、高价公寓下手,比如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均价两倍以上的,就要征税,税率从0.5%到1.2%不等,越贵的房子税率越高。
更特别的是,重庆允许五年内换房抵扣——如果你卖掉旧房买了新房,可以申请退税或抵减,鼓励改善型需求。
张阿姨退休后和儿子住在一起,名下有一套老房子(80㎡),去年儿子结婚,家里凑钱给小两口买了套婚房(110㎡),登记在儿子名下,张阿姨只是共有人之一。
结果今年初,她突然收到税务部门短信:“您名下房产已触发房产税征税条件,请及时申报。”
张阿姨慌了,赶紧打电话咨询,后来律师帮她查了政策才发现:虽然她名字在房产证上,但上海认定“家庭”为单位,而她本人已有自有住房,且人均面积未超标;更重要的是,这套新房属于“首套改善性住房”,符合免征条件。
最终通过提交婚姻证明、户口本和购房合同,成功申请免税。
👉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房产税不是自动扣款,也不是谁有房就一定交,关键是要主动了解政策,及时申报、申诉,别让信息差让你多掏钱。
《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
《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
注:上述文件可在当地政府官网或财政局公开平台查阅原文。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房产法律师,我想说的是:房产税从来不只是“收钱”这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场关于居住公平与资产持有的深层博弈。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房住不炒”会越来越具象化,持有成本将逐步上升,你现在觉得几千块无所谓,但十年后,当你持有多套房产时,这笔钱可能变成每年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固定支出。
所以我的建议是:
✅ 如果你在试点城市,务必查清自己是否在征税范围内;
✅ 新购房产前,先做“税负测算”,别只算首付和月供;
✅ 家庭结构变化(如子女成年、老人投靠)要及时更新申报信息;
✅ 看到通知别慌,保留证据,依法申诉权利永远存在。
记住一句话:税收合法,但未必合理;合理不合理,得靠你主动争取。
房产税的时代正在悄悄敲门,别等到账单来了才后悔没早点懂。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实务经验与政策解读,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具体法律意见,如遇个案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房产税怎么算?一平米收多少?搞不清可能多交冤枉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份房产税通知单,上面写着“应缴金额:XXXX元”,可翻来覆去就是看不懂这笔钱到底是...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