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轰炸、电话不断?贷款逾期被骚扰怎么办?教你三招反制!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夜晚——刚躺下,手机突然“叮咚”一声,又是那条熟悉的催收短信:“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进一步措施。”还没缓过神,电话又来了,陌生号码,语气生硬...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叮”响个不停,一看全是“再不还钱就上门催收”“已上报征信,影响子女前程”这类短信?更离谱的是,有些号码连归属地都查不到,内容却句句带刺,字字施压,这不是诈骗,是某些“催收公司”在钻法律的空子——打着“合法催债”的幌子,干着精神压迫的勾当。
别慌,今天我这个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老律师,就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非法催收逼到喘不过气,你有权利保护自己,而且反击手段比你想得多。
先说一句扎心但必须认清的事实:欠钱不还确实违约,该承担的还款责任逃不掉,但催收行为一旦越界,就从“讨债”变成了“违法”。
那什么叫越界?举几个典型例子你就明白了:
这些行为,已经不是“烦人”那么简单了,它们直接侵犯了你的人格权、隐私权,甚至涉嫌侮辱、诽谤和扰乱社会秩序。
那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怎么办?记住这三步,稳准狠地反制:
第一步:别删短信,全留证据!
所有骚扰短信、通话记录、微信截图,通通保存,建议做个电子档案,按时间排序,必要时还能申请公证,没有证据,再委屈也白搭。
第二步:明确告知“停止骚扰”,并保留送达凭证。
你可以通过书面函件或短信正式回复:“本人知悉债务存在,但请依法合规催收,如继续发送威胁、骚扰信息,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是你在法律上“划清界限”的关键一步,对方若再骚扰,就是明知故犯,量刑或赔偿时法院会重点考量。
第三步:果断报警+投诉监管部门。
拿着证据去派出所报案,不是让你指望警察立马帮你讨债,而是让他们立案记录“骚扰事实”,向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管局、工信部(针对短信轰炸)投诉,正规金融机构外包的催收公司一旦被查实违规,轻则罚款,重则吊销资质。
我见过太多当事人,一开始忍气吞声,结果对方得寸进尺,最后心理崩溃、工作受影响,甚至家庭破裂。法律从不保护沉默的人,但永远站在理性维权者这一边。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失业,信用卡和网贷一共逾期了4万多,刚开始还好,后来突然每天收到几十条短信:“你妈住院不交费?是你害的!”“孩子学校已经收到通知,老赖子女不能入学!” 更过分的是,他前女友也收到了一条:“你男友欠钱不还,人品有问题,建议分手。”
小李几乎抑郁,直到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收集全部短信、通话记录,并向当地公安报案,同时向银保监会提交了投诉材料,经调查,催收公司承认外包操作失范,最终被责令整改,并向小李书面道歉、赔偿精神损失5000元,而小李也在协商下制定了分期还款计划,压力反而减轻了。
这个案子最核心的一点是:对方越疯狂,你越要冷静,情绪失控只会让对方得逞,而依法反击才能真正止损。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行为已有明确规制:
说到底,负债不是原罪,但违法催收必须被遏制,你可能暂时经济困难,但这不代表你就要承受人格羞辱和精神压迫,真正的法治社会,既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坚决捍卫每一个债务人作为“人”的基本尊严。
请记住我的三句话:
👉 欠债要还,但不该用尊严去还;
👉 被骚扰别忍,证据就是你的武器;
👉 维权不怕麻烦,怕的是你放弃主张权利。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就在你身后,挺直腰杆,理性应对,这场仗,你一定能赢。
短信轰炸、威胁恐吓?贷款逾期后遭遇骚扰怎么办?教你三招反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叮”响个不停,一看全是“再不还钱就上门催收”“已上报征信,影响子女前程”这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