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催收短信轰炸?揭秘背后的网贷逾期催收短信平台!
最近手头紧,网贷不小心逾期了,结果手机就没消停过,各种催收短信一条接一条,有的还说得特别吓人,什么“再不还钱就上门”、“通知你家人同事”,搞得人心情烦躁,压力山大,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些铺天盖...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前脚刚错过还款日两天,后脚手机就跟中了邪似的——短信一条接一条,从“尊敬的客户请注意履约”到“再不还钱将上报征信”,再到“已移交法务部门处理”,甚至还有冒充公检法、伪造律师函的链接……更离谱的是,这些短信不仅发给你,还莫名其妙发给了你的家人、同事,搞得你抬不起头,工作受影响,生活一团糟。
别慌,你不是一个人,现在很多人因为临时周转困难,出现贷款逾期,但真正压垮人的,往往不是那几千块的欠款,而是那些铺天盖地、毫无底线的催收短信,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身份,跟你聊聊:贷款逾期后,催收乱发短信到底合不合法?你又能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我欠了钱,他们爱怎么催就怎么催。”错!法律从来没有赋予任何机构或个人“随意骚扰”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而频繁发送催收短信,尤其是向无关第三方(比如你父母、同事)发送带有债务信息的内容,已经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犯。
更严重的是,如果短信内容含有威胁、恐吓、侮辱性语言,再不还钱让你坐牢”“明天上门泼油漆”,这就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涉嫌《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向非债务人发送催收信息
比如你朋友、父母、领导收到“某某先生/女士,您亲友欠款未还,请督促还款”这类短信——这是典型的越界催收,属于违法行为。
使用虚假、恐吓性话术
“已立案”“即将逮捕”“列入全国失信名单”……只要没走司法程序,这些就是赤裸裸的谎言,催收没有执法权,不能代表法院或公安机关发言。
高频次、全天候轰炸式发送
一天几十条短信,凌晨两点还在发“最后警告”,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构成骚扰。
别忍着!记住三步反制法:
第一步:保留证据
把所有催收短信截图保存,包括发送号码、时间、内容,如果有录音、微信记录、电话通话记录,一并存好,这是后续维权的关键。
第二步:正式书面投诉
向贷款平台的总部客服提交书面投诉,要求停止向第三方发送信息,并删除已泄露的数据,同时抄送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正规金融机构非常怕监管介入。
第三步:报警+起诉
如果情节严重,比如对方伪造公文、冒充国家机关、持续骚扰,直接拨打110报警,必要时可提起民事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因催收短信导致焦虑症发作,最终获赔8000元精神抚慰金。
我的当事人小李,因疫情失业导致网贷逾期3个月,原本只欠1.8万元,结果某第三方催收公司开始疯狂发短信——不仅发给他本人,还发给了他母亲和前女友,内容写着:“您儿子长期拖欠巨额债务,已被列为失信人员,请协助还款以免影响家庭信用。”
小李母亲看到后急得住院,前女友也误以为他骗感情,我们调取通信记录、固定证据后,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并向法院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该催收公司被行政处罚,赔偿小李精神损失费6000元,并公开道歉。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欠债不等于任人宰割,法律永远站在尊严那一边。
朋友们,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惧中沉默,你要明白:你还的是钱,不是尊严,合法催收应当文明、适度、有边界;一旦越界,它就不再是“提醒还款”,而是“违法侵权”。
面对乱发短信的催收行为,不要羞于维权,每一次取证、每一次投诉、每一次发声,都是在为整个社会的催收秩序添一块砖,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跌倒后依然敢拿起法律武器,挺直腰杆说一句:“我可以还,但请尊重我。”
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永远是你最硬的底气。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如遇具体纠纷,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贷款逾期后催收短信轰炸?乱发通知合法吗?教你三招反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前脚刚错过还款日两天,后脚手机就跟中了邪似的——短信一条接一条,从“尊敬的客户请注意履约”...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