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即将被起诉,列入失信名单,家属将同步通知!”再一看发信号码,一串乱七八糟的数字,不是银行官方客服号,也不是熟悉的金融机构名称,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是不是真要坐牢了?”

别急,先深呼吸。

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我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张律师,我欠了两万块网贷没还上,现在天天收到威胁短信,说要上门抓人、爆通讯录、报警抓我……这可怎么办?”我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给你掰扯清楚——这些“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到底是合法催收,还是涉嫌违法?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应对,才能既不被吓破胆,也不吃哑巴亏?


先分清:是正规催收,还是赤裸裸的恐吓?

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个前提:合法债务可以催,但必须依法催。

如果你确实借了钱没按时还,人家平台或委托的第三方公司有权提醒你还款,这是合理的,但注意,“提醒”和“恐吓”之间,隔着一条法律红线。

什么样的短信属于越界?

举几个典型例子:

  • “明天警察就来你家抓人,准备好 handcuffs(手铐)吧!”
  • “已经把你全家信息发到村口公告栏,让全村都知道你是老赖!”
  • “再不还钱,就把你裸照群发给所有联系人!”
  • “你孩子学校已经备案,马上取消入学资格。”

看到这些话,不用犹豫——这不是催收,这是恐吓,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侮辱、诽谤、威胁、骚扰等方式催收债务,侵犯了你的名誉权、隐私权和安宁生活权,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遇到恐吓短信,三步走稳住阵脚

第一步:别慌,保存证据。

收到这种短信,第一反应不是回骂,也不是立刻转账“求饶”,而是马上截图!包括短信内容、发送时间、手机号码,最好连同手机状态栏一起截全,如果对方打电话,记得录音(提前开启通话录音功能),并记下对方自称的公司、工号、谈话内容。

第二步:核实身份,查清来源。

看看这个号码是不是你借款平台的官方客服号?如果不是,极大概率是外包催收公司,甚至是冒名顶替的骗子,你可以登录原借款APP,在“我的账单”或“还款记录”里查看当前是否真的逾期、逾期金额多少、是否有正式通知。

特别提醒:有些骗子会伪造银行或金融平台的短信界面,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正规机构绝不会用私人号码发催收信息,更不会威胁“抓人”“坐牢”“爆通讯录”。

第三步:果断反击,依法维权。

如果你确认自己并未逾期,或者虽有逾期但对方手段恶劣,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该平台或催收方,如果是短信中含有虚假信息、人身威胁,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以案说法:小李被“催收黑产”逼到抑郁,最终反杀胜诉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为疫情期间失业,网贷逾期三个月,起初只是正常提醒,后来突然收到大量短信:“你妈住院费我们不报销了”“你妹妹的照片已经上传到黄色网站”……最狠的一条写着:“再不还钱,明晚就去你家泼油漆。”

小李吓得整夜失眠,一度想轻生,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发现这些短信来自一个注册在海南的“信息咨询公司”,实际并无催收资质,且使用虚拟号码批量发送恐吓内容。

我们向当地网安部门报案,并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法院最终认定:该公司行为严重侵犯小李的隐私权与人格尊严,判其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抚慰金2万元,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非法使用公民信息的责任。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源于无知,而法律,是你最硬的底气。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谁碰谁违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3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4. 《刑法》第253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律师总结:欠债要还,但尊严不能丢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欠债不还确实不对,但不代表你可以被任意羞辱、恐吓、践踏人格。

我们社会讲诚信,也讲法治,催收可以有力度,但绝不能无底线,你或许一时困难,但你依然是一个有权利、有尊严的公民。

面对恐吓短信,请记住三个关键词:冷静、取证、反击。
不要因为害怕就盲目还款,也不要因为羞耻而选择沉默,你的沉默,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但只要你站出来,法律,一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张律写于深夜案头

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怎么应对才不吃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花呗欠款哪里看逾期?逾期了怎么办?
« 上一篇6分钟前
×
19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恐吓短信别慌!是催收还是诈骗?怎么应对才不吃亏?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即将被起诉,列入失信名单,家属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