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是什么罪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是什么罪

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收款者通常不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收款者是正常交易中的卖方,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不知道收到的款项为诈骗所得,此时只是正常的交易行为,即便款项来源不合法,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不过,若卖方存在以下情形,则可能构成犯罪:一是卖方与诈骗者事先通谋,配合实施诈骗行为并收取款项,这种情况下会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二是卖方事后知晓款项是诈骗所得,仍协助诈骗者转移、掩饰、隐瞒该款项,可能构成。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关键在于卖方主观上是否明知款项为诈骗所得,以及是否存在与诈骗行为相关的故意行为。

二、卖货收到两百块钱诈骗资金

卖货收到两百块诈骗资金,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该资金,本身不构成犯罪,但有义务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首先,应保留好与该笔交易有关的所有证据,如交易记录、聊天记录、货物交付凭证等,以便向警方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和自己的不知情。

其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实陈述事情经过,包括交易的时间、地点、对方的相关信息等。警方会根据调查情况判断该笔资金是否确为诈骗所得。

如果经调查确认这两百块是诈骗资金,可能需要将该款项退还。因为诈骗资金属于违法所得,应返还给受害人。

若明知是诈骗资金还收取使用,则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所以,在遇到此类情况时,积极配合调查、合法处理资金是正确的做法。

三、卖保健品诈骗如何认定

卖保健品诈骗通常认定为诈骗罪。认定此罪名需从以下方面考量:

-主观故意:行为人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比如商家明知保健品不具备宣传功效,仍刻意夸大疗效、虚构事实以骗取消费者钱财。

-实施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虚构事实是编造不存在的功效,如宣称普通保健品能治愈癌症、根治糖尿病等;隐瞒真相指故意不告知保健品真实信息,像隐瞒成分、副作用等。

-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消费者因商家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知,信以为真后购买保健品并支付款项。

-诈骗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幅度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

若卖保健品行为符合上述条件,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将依据诈骗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量刑。

以上是关于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是什么罪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分享举报
非法集资诈骗判刑多少年
« 上一篇2秒前
×
18
2025 10

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是什么罪

一、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是什么罪 卖东西收到诈骗款,收款者通常不构成犯罪。一般情况下,收款者是正常交易中的卖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