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逾期催收短信吓一跳?别慌!先搞清这几点,避免被套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震动,一看是条短信:“您尾号XXXX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坐牢了?...
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2天,当前欠款本金+利息合计¥38,672.40,如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征信并启动司法程序。”
——短短几行字,像一记闷棍砸在心上,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征信要黑了”“会不会被起诉?”“房子车子保不住了?”
别急,作为执业十多年、处理过上千起金融纠纷案件的律师,我告诉你:收到逾期短信≠世界末日,但处理不当,真的可能从“逾期”滑向“失信”,甚至背上法律责任。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面对建行这类银行发来的逾期贷款短信,到底该怎么做?又有哪些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一看到“建行”“逾期”“上报征信”这几个关键词,立马慌神,点开链接就准备转账。这是最危险的操作!
要知道,现在伪造银行短信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法分子会模仿官方口吻,甚至用伪基站发送带链接的“催收短信”,诱导你点击钓鱼网站,套取银行卡信息。
✅ 正确做法是:
真正的银行催收,绝不会通过短信附链接让你“立即还款”。
如果你确认确实逾期了,别急着全额还上就完事,先冷静分析三个关键问题:
这种情况属于“非恶意逾期”,完全可以申诉,我曾代理一位客户,因建行系统故障导致扣款失败,结果被记为逾期,我们调取了转账记录、通信记录,最终成功让银行撤销不良记录。
根据央行规定,贷款逾期超过90天,基本都会被报送至征信系统,而30天以内的逾期,部分银行允许客户申请“征信异议”,尤其是首次逾期且金额不大时。
建议:尽快补缴欠款,并主动联系银行说明情况,请求“不报征信”或“标注为非恶意”。
如果短信来自“建行委托律师事务所”或“资产保全部”,说明案件可能已进入法律流程,这时候,光还钱可能不够,还得应对潜在的起诉风险。
我去年接手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经营一家小餐馆,疫情期间资金紧张,建行一笔30万的经营贷逾期了47天,他收到多条“即将拍卖抵押房产”的短信,吓得连夜凑钱还清。
可还完后发现,征信记录仍显示“次级”,申请新贷款被拒,更糟的是,一个月后他竟收到法院传票——银行以“违约金+罚息”为由,额外索赔近5万元。
我们介入后发现:
我们以格式条款无效、催收行为违规为由提起反诉,法院判决减免部分罚息,并责令银行更正征信记录。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银行有强势地位,不代表你可以任人宰割,法律面前,每一分钱都该讲道理。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些法条不是摆设,当你面对银行强势催收时,它们就是你手中的盾牌。
收到建行逾期贷款短信,情绪波动很正常,但请记住:
恐慌解决不了问题,专业才能扭转局面。
你要做的不是立刻低头认错还钱,而是:
银行追求的是回款效率,而你追求的是公平与尊严,两者并不冲突,但前提是你得懂规则、敢发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债务可以协商,信用值得守护,法律永远是你最可靠的后盾。
(本文为原创,案例细节已做隐私处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行逾期贷款短信吓一跳?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避免被套路反噬,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2天,当前欠款本金+利息合计¥38,67...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