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德优胜法务短信,是催收还是恐吓?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德优胜法务】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我司已受托介入处理,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依法启动诉讼程序,影响征信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看到这种信息,心里...
“【沐阳法俗】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逾期XX天,即将上报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请立即联系处理……”?
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要被起诉了”、“征信是不是毁了”、“会不会上门抓人?”
别慌,我是一名执业十年的民商事律师,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理清这背后的真相——那些看似吓人的“法务催收”短信,到底能不能信?你该怕吗?还能不能补救?
咱们得搞清楚一件事:“沐阳法务”是谁?查过企业信息的朋友会发现,这类名字带“法务”的公司,大概率是受银行或网贷平台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而不是法院、律所,更不是公安机关。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帮你把钱要回来,但为了增加威慑力,往往会使用“上报征信”“移交法务”“立案调查”等术语,制造紧张气氛,这种话术,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施压手段。
但这不等于他们违法,只要没伪造文件、没威胁恐吓、没泄露你隐私,这种催收在法律上属于“灰色地带”——不鼓励,但也不一定构成犯罪。
划重点:看到“法务”二字别慌,先核实信息真假,真正的司法程序,不会通过一条短信就定你罪。
很多人收到这类短信的第一反应是:关机、拉黑、假装没看见。
错!大错特错!
逾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你陷入被动的,是你选择逃避。
根据我的办案经验,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逾期初期都愿意协商。
但前提是:你要主动沟通,一旦你失联、拒接电话,平台就会认为你“恶意拖欠”,进而升级催收手段,甚至真的走诉讼流程。
正确的做法是:
态度决定结果,你诚恳,对方才愿意给你台阶下。
去年夏天,我代理了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30岁,程序员,因公司裁员导致房贷断供两个月,某天凌晨两点,他收到一条来自“中安法务”的短信:“您的贷款已移交公安经侦,将在48小时内立案。”
小李吓得整夜未眠,差点去借网贷还钱,后来他冷静下来,拨打了银行官方客服,才发现:
✅ 所谓“法务”是外包公司;
✅ 银行并未报案;
✅ 只要他在7天内补上一期,可申请暂停催收并重新制定还款计划。
他按建议操作后,不仅避免了诉讼,还成功办理了6个月的延期还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绪稳定+信息核实=化险为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请注意,解除合同≠立即起诉,银行必须履行催告义务,并给予合理宽限期。
《互联网金融个人消费贷款信息披露指引》明确规定:
催收机构不得冒充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催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性语言。
如果你发现对方存在以下行为,可直接向银保监会或12363投诉:
这些,都是明令禁止的违法催收行为。
我想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贷款逾期,不是道德污点,而是生活困境的一种表现,我们都会遇到难处,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当你收到“沐阳法务”这类短信时,请记住三个原则:
真正的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只要你愿意面对、积极解决,总有办法走出困境。
别让一条短信,摧毁你对生活的信心。
你不是孤军奋战,专业的人,一直都在。
——一名陪你直面风雨的律师
贷款逾期收到沐阳法务短信,是催收还是诈骗?还能协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沐阳法俗】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逾期XX天,即将上报征信并启动法律程序,请立即联系处理……”? 那一刻,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