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冷静,90%的逾期短信都在心理施压

金融债务35秒前1

收到小贷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要被起诉?一文说清你的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小贷平台的借款已逾期3天,剩余本金+罚息共计8,672元,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这钱我确实借过,但不是还了一部分吗?怎么利息滚得这么快?他们真的能告我?上征信是不是这辈子就完了?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大白话,把“小额贷款逾期短信”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哪些是吓唬人的套路,哪些是真得重视的风险,以及你到底该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一点:绝大多数小额网贷平台发的逾期短信,本质不是法律通知,而是催收话术

一、先冷静,90%的逾期短信都在心理施压

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因为害怕而立刻还款,所以你会看到这些关键词:

  • “已移交法务部门”
  • “即将起诉”
  • “影响子女上学、考公”
  • “纳入失信名单”

这些都是典型的情绪操控语言,现实中,真正走到法院起诉的案子,比例不到5%,为什么?因为走诉讼成本高、周期长,而很多平台本身资质就不合规,甚至放贷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

但这不等于你可以完全无视,重点在于:区分威胁和真实风险


关键三步:收到短信后该做什么?

第一步:查合同,搞清“这笔债合不合法”

打开你当初借款的APP或留存的电子合同,重点看三个东西:

  1. 年化利率是否超过LPR四倍(目前约14.8%)
    → 超过的部分,法院不支持。

  2. 有没有收取“砍头息”“服务费”“会员费”等隐形费用
    → 这些可能被认定为变相高利贷

  3. 出借方是谁?有没有金融牌照?
    → 很多平台只是中介,真正的资金方可能是个人或空壳公司,这类债权转让可能无效。

举个例子:你借1万,到账8千,扣了2千“风控保证金”,这2千就是“砍头息”,实际你只该还8千本金。

第二步:算清楚“到底欠多少”

别信短信里写的“本息合计XXXX元”,自己动手算:

  • 本金是多少?
  • 利息按合法利率(LPR四倍内)计算了多少?
  • 是否有罚息?合同里有没有约定?超出部分可主张无效。

建议做个明细表,哪怕对方起诉,你也能当庭提交,掌握主动权。

第三步:回应但不慌乱,留下证据

不要拉黑、不要骂人,更不要失联,正确的做法是:

  • 给平台客服打电话,录音;
  • 明确表达:“我承认借款事实,但对金额有异议,正在核算,请勿骚扰我和家人”;
  • 所有短信、通话记录、还款凭证全部保存。

沉默和逃避只会让对方加大力度催收,而理性沟通反而可能争取协商空间


以案说法:张先生的“被起诉”惊魂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张先生借了某平台5000元,分12期,结果第4期开始逾期,没几天,天天收到短信:“已立案,请速还款,否则冻结银行卡。”

他吓得睡不着,差点去借新贷还旧债,后来找到我,我们调取了合同发现:

  • 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6%;
  • 平台无放贷资质;
  • 所谓“已立案”纯属虚构——法院根本没这案子。

我们直接发了一封律师函,要求停止不当催收,并主张仅按LPR四倍支付利息,结果对方迅速同意调解,最终只还了本金加合理利息,共6200元,远低于他们最初主张的1.2万元。

这个案子说明:很多催收行为本身就在违法边缘,你越怕,他们越得寸进尺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规定是你最大的底气

  1.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规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 明确禁止恐吓、侮辱、频繁骚扰等行为,违规者将被行业惩戒。

  4.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个人信息,催收中泄露你通讯录可能构成侵权。

这些不是摆设,而是你维权的“法律武器”。


律师总结:面对逾期短信,你要做的是“理性防御”,而不是“情绪崩溃”

最后我想说几句掏心窝的话:

借钱不可耻,逾期也不等于“人生完蛋”,但你要学会用法律思维去应对问题,而不是被恐惧牵着鼻子走。

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犯错,而是犯错后知道怎么止损、怎么反击。

如果你收到逾期短信,请记住这五个字:
不否认、不恐慌、不轻信、留证据、早应对

必要时,找专业律师帮你梳理债务合法性,争取减免不合理费用,甚至反制违法催收,法律永远站在理性那一边。

你不是孤军奋战,也别让一条短信毁掉你的判断力。
稳住,我们能赢。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具体案件请结合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律师。

一、先冷静,90%的逾期短信都在心理施压,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中信银行信用卡逾期怎么看?逾期后如何应对?
« 上一篇5分钟前
×
17
2025 10

一、先冷静,90%的逾期短信都在心理施压

收到小贷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要被起诉?一文说清你的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