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银行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征信塌房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半夜手机突然亮起,一条接一条的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您的信用记录。”“【XX银行】您的贷款已连续逾期15天,可能面临催收及法律措施。”...
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是银行发来的催收短信,语气严肃,措辞刺眼——“您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这下麻烦了”。
别急,先深呼吸,我每天接到的咨询里,有超过三成都是因为一条短信就乱了阵脚,作为从业十多年的执业律师,我想告诉你:收到逾期短信,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你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时刻。
银行发逾期短信,本质上是一种催收前置手段,目的不是立刻告你,而是让你“自觉还钱”,但很多人一看到“上报征信”“起诉”“冻结账户”这些字眼,立马恐慌,要么东拼西凑去借网贷补窟窿,要么干脆装死不回应——这两种反应,都错得离谱。
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分析短信内容的真实性与紧迫性。
合法催收不会用威胁、辱骂、群发亲友等方式施压。如果短信里出现“不还钱就上门抓人”“把你照片发网上”这类话,基本可以判定是第三方催收公司的越界行为,甚至涉嫌违法。
我常跟客户说一句话:“银行不怕你暂时还不上,怕的是你‘失联’。”
只要你愿意沟通、表现出还款意愿,大多数银行都会给你留出协商空间。
举个真实案例:一位做餐饮的老板,疫情后资金链断裂,信用卡和经营贷一共欠了18万,连续三个月没还,银行一开始天天发短信,后来打电话到店里,员工都知道了,他觉得抬不起头,干脆换了手机号。
结果呢?一个月后收到法院传票,差点被执行,后来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联系银行,说明情况,提交了停业证明、流水和还款计划,最终达成分期36期、免息6个月的协议,避免了诉讼。
你看,问题从来不在“欠钱”,而在“怎么面对欠钱”。
去年,我的当事人张先生因失业导致房贷断供两个月,收到银行短信称“即将启动司法程序,查封房产”,他吓坏了,准备卖房还债,我让他先别动,我们调取了贷款合同和还款记录,发现银行在未履行书面催告义务的情况下就发出具有恐吓性质的短信,且未提供任何协商渠道。
我们依据《民法典》第563条和《商业银行法》第42条,向银保监会投诉其违规催收,并正式发函要求暂停催收、启动协商,三天后,银行主动联系,不仅撤回起诉威胁,还同意办理延期还本付息,保留了张先生的房子。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催收短信不是“判决书”,而是谈判的起点。只要你懂法、敢发声,银行也会坐下来谈。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银行也必须依约催告,不能跳过程序直接威胁起诉。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
对于确认信用卡持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银行应与持 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可达5年(60期)。
👉 这就是你申请“停息挂账”的法律依据!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侮辱性语言。
👉 如果你家人、同事收到催收电话,可录音取证,依法维权。
朋友们,生活总有起落,经济有周期,个人也有低谷,一次逾期不代表你失败,但一次错误应对,可能让你雪上加霜。
收到逾期短信后,请务必做到三件事:
你要相信: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它保护的是理性沟通与合理解决。银行要的是钱,不是你的尊严;他们想要的是还款方案,而不是一场官司。
别被一条短信吓倒,拿起电话,打给客服,或者找个专业律师聊聊。你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走出困境的开始。
生活很难,但你比它更坚韧。
逾期短信突然轰炸?别慌!一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被银行贴身紧逼,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半夜手机“叮”一声,打开一看是银行发来的催收短信,语气严肃,措辞刺眼——“您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