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越陷越深!

金融债务5秒前1

某天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全是同一号码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我司已启动法律程序,请尽快联系处理!”……一条接一条,像连环炮一样炸得你心神不宁,更糟的是,这些短信还可能群发到你的通讯录好友、家人甚至同事那里,让你颜面尽失。

这,就是如今很多陷入手机贷款逾期困境的人正在经历的现实,但我想告诉你:别怕,也别慌,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恐吓式”群发短信,本身就涉嫌违法,而你,完全有权利保护自己。

手机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越陷越深!


先说一个真相:很多人之所以会陷入手机贷款逾期,不是因为不想还,而是被“低门槛、秒到账”的广告吸引,在情绪冲动下一键借款,结果发现利息高得离谱,还款压力远超预期,等到想缓一缓时,平台却立刻开启“暴力催收模式”,用群发短信、电话轰炸、威胁曝光等方式逼你还钱。

但你知道吗?即便你真的逾期了,对方也没有权利随意泄露你的信息,更不能骚扰你的亲友。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更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隐私,而那些把你的借款信息群发给亲朋好友的催收行为,本质上就是赤裸裸的侵权!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也明确规定:催收过程中不得对无关第三方进行骚扰、恐吓、侮辱,不得群发带有借款人敏感信息的短信,换句话说,哪怕你欠钱,他们也不能“杀鸡儆猴”。


以案说法|小李的“社死”经历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在某网贷平台借了8000元,因失业逾期两个月,结果平台不仅每天打他电话上百次,还把他借款金额、逾期天数、身份证号前几位编成短信群发给他通讯录里的20多个联系人,包括他的母亲、前女友和公司领导。

小李瞬间崩溃,工作丢了不说,母亲气得住院,前女友还在朋友圈截图嘲讽他“老赖”,后来他找到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向涉事平台发出律师函,并向网信办、银保监会投诉其违规催收行为,最终平台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相关催收人员也被内部处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面对违法催收,沉默就是纵容,你有权反击,也有权体面地解决问题。


法条链接|你该知道的几条硬核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等个人信息,严禁骚扰、恐吓债务人及关联人。

  4.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律师总结|理性应对,才是破局关键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正面临手机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的困境,请记住以下三点:

第一步:保存证据
所有收到的催收短信、通话记录、微信截图,全部保存下来,这是你日后维权的关键。

第二步:停止恐慌,拒绝私下“协商”
不要轻信所谓“最后通牒”“马上起诉”的话术,真正走诉讼程序的,不会靠短信威胁你,如有疑问,直接联系平台客服并录音。

第三步:主动沟通+依法维权
如果你确实有还款意愿但暂时困难,可以主动与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但如果对方已经越界骚扰亲友,立刻拿起法律武器,委托律师发函或提起诉讼,让他们为侵权行为付出代价。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欠债不等于失去尊严,逾期也不代表你是坏人。真正该被谴责的,是那些披着“合法催收”外衣、行霸凌之实的灰色产业链。

你不是孤军奋战,只要站稳立场,依法应对,这场风雨,终会过去。

—— 一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执业律师

手机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越陷越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社保多久不交会作废?中断缴费了怎么办?
« 上一篇38秒前
×
06
2025 10

手机贷款逾期被短信轰炸?别慌,3招教你稳住局面,避免越陷越深!

某天半夜手机突然“叮咚”响个不停,打开一看,全是同一号码发来的催收短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