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高源贷款逾期短信就慌了?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
你有没有突然在深夜接到一条短信,开头写着“【高源金融】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避免征信受损……”? 那一刻,心跳是不是瞬间加速?脑子里飞快闪过:“我什么时候借过这笔钱?...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的短信跳出来,吓得你心跳加速,赶紧翻账单查记录?可转头又发现,自己明明按时还了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啊,贷款逾期类的短信满天飞,有的是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发的提醒,有的却是披着“官方外衣”的诈骗陷阱,稍不注意,不仅钱包遭殃,还可能被诱导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背上莫须有的“债务”,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跟你掏心窝子聊聊:怎么一眼看穿哪些贷款逾期短信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先说结论:真短信讲规矩,假短信玩心理。
真正的贷款机构在催收上有一套严格的合规流程,根据监管要求,他们不能随意发送威胁性、恐吓性内容,更不会用“马上报警”“列入黑名单”“影响子女上学”这种话术来施压,你收到的那些写着“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已移交司法机关”的短信,八成是假的!
那真正的逾期提醒长什么样?我给你拆解几个关键特征:
有具体信息,不模糊不清
真正的催收短信会明确写出你的姓名(或部分遮掩)、贷款产品名称、逾期金额、逾期天数,以及还款账户。“张先生,您在XX银行的消费贷已逾期3天,欠款本金4860元,请尽快通过APP或柜台处理。”
而假短信往往是“尊敬的客户”开头,金额写个整数,连你是谁都说不清。
带官方渠道,不让你点链接
正规机构绝不会在短信里塞一个“点击还款”的短链接,他们只会引导你登录官方App、拨打客服电话或前往线下网点处理。
但骗子就爱玩这一套——“点击链接立即还款,避免征信受损”,一点进去,就是仿冒的登录页面,账号密码全被套走。
语气克制,不制造恐慌
银行和持牌金融机构受《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约束,催收必须文明合法,所以他们的短信通常是中性口吻,温馨提示”“请注意履约”。
反观那些满屏感叹号、动不动就说“起诉”“坐牢”的,基本可以拉黑了。
号码靠谱,不是乱七八糟的虚拟号
真正的催收短信通常来自银行或平台的官方服务号,比如955XX、106开头的短信号段,而诈骗短信常通过虚拟运营商发送,号码长得像手机号,其实是境外IP伪装的。
以案说法:李女士差点被骗走两万块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接到一条“某消费金融公司”发来的逾期短信,说她名下有笔1.8万元贷款已逾期90天,再不还就要“冻结所有银行卡并追究刑事责任”,短信里还附了个链接,写着“一键结清减免罚息”。
李女士慌了,因为她确实几年前申请过一笔网贷,虽然早已还清,但没保留凭证,她点进链接,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和验证码后,卡里瞬间被划走19800元,等她反应过来报警时,钱早就被层层转移。
我们调取后台数据发现:那个所谓的“金融公司”根本不在银保监会备案名单里,短信也不是通过正规通道发送,警方锁定一个位于东南亚的诈骗团伙,但追赃难度极大。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不懂防骗,而是太怕“万一真是我的错”,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弱点,精准打击。
法条链接:这些红线,机构碰不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任何催收行为都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的欠了钱,催收方也不能用骚扰、P图、群发裸照等方式逼你还款,一旦越界,就是违法。
律师总结:别让恐惧蒙蔽判断力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面对逾期短信,最怕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
记住三个动作:
真正的合规机构不怕你查,也不怕你质疑;只有骗子,才希望你闭眼转账。
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但法律永远是你背后的盾牌,只要你冷静、理性、懂规则,就没有人能轻易拿走属于你的安宁。
下次再收到那种“再不还钱就完蛋”的短信?别慌,先深呼吸,然后把它扔进垃圾箱——或者,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也许你的一次分享,就能帮别人躲过一场灾难。
贷款逾期短信天天炸?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的短信跳出来,吓得你...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