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催款短信别慌!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金融债务34秒前1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紧接着电话也打来了,语气强硬、措辞吓人,甚至还能报出你的身份证尾号和借款金额,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生怕自己真“被起诉”“上黑名单”。

但等等,先别急着转账!这些看似正规的催款信息,背后可能藏着精心设计的骗局,也可能只是违规催收的“心理战”,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事金融律师,我来带你拆解这类“贷款逾期催款短信”的真相,教你一眼识破真假,不被情绪牵着走,更不被骗子割韭菜。

收到贷款逾期催款短信别慌!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催款短信长什么样?我们先看“模板”

(想象这里有一张模拟图片:黑色背景,红色字体,“【紧急通知】尊敬的用户,您在‘速贷宝’平台的借款38,600元已逾期15天,系统将于24小时内提交至法院立案,并同步报送央行征信系统……请立即扫码还款,或联系客服0755-XXXXXXX。”)

这种短信有几个典型特征:

  • 制造紧迫感:用“24小时内”“立即”“紧急”等词施压;
  • 恐吓性语言:威胁“起诉”“坐牢”“影响子女”;
  • 伪造官方口吻:模仿银行或平台语气,甚至套用真实平台名称;
  • 诱导扫码或拨打电话:链接可能是钓鱼网站,电话那头是诈骗团伙。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直接要求扫码还款,更不会用极端语言威胁你。


以案说法:李女士差点被骗走两万块

去年夏天,深圳的李女士收到一条“微粒贷逾期”短信,说她欠款2.8万,已移交法务部处理,她确实几年前用过微粒贷,但早已结清,她一开始没在意,可第二天接到“北京法院”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她的身份证号和住址,还让她登录一个网址查看“执行通知书”。

李女士慌了,点进去一看,页面做得跟官网一模一样,连公章都有,她正准备转账“保证金”时,想起之前看过我的普法视频,立刻截图发给我咨询。

我一眼看出破绽:
第一,微粒贷不会通过个人手机号发送法院通知;
第二,真正的司法文书不会让你扫码缴费;
第三,所谓的“执行通知书”链接域名是乱码拼接的。

我们马上报警,最终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金融平台+伪造司法文件”复合型诈骗,李女士庆幸没转账,否则损失难以挽回。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越是看起来“真实”的催收,越要警惕背后的陷阱。


法条链接:这些行为已经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非法催收和电信诈骗都有明确的法律红线:

  •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 《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判十年以上。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禁止使用“侮辱、恐吓、虚假陈述”等方式催收,不得冒充司法机关。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的欠了钱,催收方也不能骚扰你家人、不能P图发“通缉令”、不能假装警察抓人,一旦越过这条线,就是违法!


律师总结:冷静应对,四步自保

面对催款短信,别怕,别慌,按这四步走:

  1. 查证来源:打开官方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是否真有这笔借款,切勿点击短信链接。
  2. 保留证据:截图保存所有短信、通话记录、录音等,万一涉及诈骗或骚扰,这是维权关键
  3. 拒绝私下转账:任何要求扫码、加微信、转私人账户的,一律视为可疑。
  4. 及时求助:若已被频繁骚扰或怀疑身份被盗用,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联系征信中心核查信用报告。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惧中失去判断力。真正的解决之道,从来不是仓促还款,而是理性面对、依法维权。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静下心来,理清事实,必要时找专业律师聊聊——一句“这不合法”,就能让你从焦虑中解脱。

守住钱包,更要守住内心的平静,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顾问老陈,咱们下期见。

收到贷款逾期催款短信别慌!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对方轻伤了,责任到底怎么算?后续又该怎么办?
« 上一篇5分钟前
×
05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催款短信别慌!真假难辨?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袋子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