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上门催收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避免被套路
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我,说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工作人员将于今日上门核实情况,请保持电话畅通。” 一时间心里咯噔一下,饭都吃不下——真的会有人上门吗?是不是诈骗?要不要立马还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因您贷款已逾期XX天,根据合同约定,我司将依法收回抵押车辆,请配合移交……”一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车子真的能直接拖走吗?他们有没有权利这么做?我现在该怎么办?
别急,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个让人焦虑的“收车短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第一步:确认是不是真的逾期了?
很多人看到短信第一反应是愤怒或恐慌,但最该做的其实是核实事实,打开你的贷款APP或者打给客服,查清楚自己的还款状态,有时候系统延迟、银行扣款失败,或者你刚还完还没同步更新,都可能导致误判。
第二步:看短信发自哪里?正规吗?
注意看发送号码是不是官方客服号,内容有没有公司全称、合同编号、具体逾期金额?如果只是“某金融公司通知您即将收车”,连名字都不写,那大概率是催收外包公司的施压手段,不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步:翻出当初签的贷款合同,重点看这几条
对,就是那份你当时可能没仔细看就点了“同意”的电子合同,重点找以下内容:
这些细节,直接决定对方能不能合法把你的车拖走。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王在某平台贷款8万元买了辆二手车,做了抵押登记,因为疫情失业,连续三个月没还月供,第四个月初,他半夜接到电话说“我们已经把车拖走了”,等他冲下楼,车确实不见了。
更离谱的是,对方发来的“收车通知”是微信语音,既没盖章也没写明法律依据,小王气得想报警,但警察说这是民事纠纷,不构成盗窃。
后来我们调取了合同和沟通记录,发现几个关键问题:
我们起诉到法院,主张对方非法侵占财产,最终判决认定:未经法定程序擅自拖车,属于侵权行为,对方不仅要返还车辆,还得赔偿小王半个月的误工损失和交通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哪怕你真的逾期了,对方也不能“私力救济”强行收车,法律讲究程序正义,不是谁力气大谁说了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下几个条款是你维权的核心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三条:抵押权人应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受偿。未经协商或法院裁定,不得擅自处分抵押物。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财产保全须由法院裁定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扣押他人财物。
《公安部关于禁止非法扣押他人车辆的通知》: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以“收债”为名非法扣押车辆,违者可追究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简单说:你的车,哪怕抵押了,也不是谁想拖就能拖的,必须走协商、催告、起诉、执行这一整套法律流程。
面对贷款逾期和突如其来的“收车短信”,我想给你三个建议:
不要逃避,也不要冲动,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联和对抗,主动联系机构,说明困难,争取展期或分期方案,往往比硬扛更有效。
保留所有证据,短信、通话录音、合同、转账记录,统统保存好,万一发生纠纷,这些就是你维权的“子弹”。
遇到违法收车,坚决说“不”,如果对方未经通知强行拖车,立即报警并留存现场视频,同时尽快寻求专业律师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车辆并索赔。
最后提醒一句:金融机构有权追偿债务,但必须依法行事,你有还款义务,但也有人格尊严和财产权利,别让一条短信吓倒你,了解规则的人,才不会被规则吞噬。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静下心来,理清事实,一步步应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贷款逾期后突然收到收车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避免被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因您贷款已逾期XX天,根据合同约定,我司将依法收回抵押车辆...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