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慌,分清真通知和假恐吓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深夜手机突然震动,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个人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
收到邮储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要上征信?一文说清应对策略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半夜手机“叮”一下,突然弹出一条来自邮储银行的短信:“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一瞬间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到底是真是假?是不是马上就要被起诉?征信会不会拉黑?房子车子会不会受影响? 今天我就以一名执业十几年的金融法律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收到邮储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是正常提醒,哪些是变相施压,又该如何合法自救、避免踩坑。**
你要明白一点:不是所有“逾期短信”都意味着你已经上了黑名单。银行发这类短信,其实有几种不同情况:
真正的轻微逾期(比如晚了1-3天)
很多时候,你还卡在宽限期最后一天,系统自动触发提醒,这种属于“友情提示”,不算严重违约,只要及时补上,通常不会上报征信。
技术性延迟或扣款失败
比如银行卡余额不足、绑定失效、系统故障导致自动扣款没成功,这时候银行会发短信通知你手动处理。
即将进入正式逾期阶段的预警
有些银行会在还款日次日就发送“已逾期”字样的短信,其实是为了加强催收效果,但从法律角度看,一般连续逾期超过30天才会被正式记入征信系统。
第三方催收冒用名义发送的“恐吓短信”
注意!有些是外包催收公司发的,内容夸张、语气威胁,甚至带链接让你点击还款。这类短信可能涉嫌违法!
所以第一步:别一看“逾期”两个字就缴械投降,冷静核查!
打开邮储银行官方App或登录网银,查看贷款账户状态,重点看:
如果App里显示正常,那短信可能是误发或提前预警,不必过度焦虑。
拨打邮储银行全国统一客服95580,提供身份证号和贷款合同编号,让工作人员帮你查:
一切以银行柜台或官方渠道回复为准,别轻信短信里的电话号码!
如果确实逾期了,立刻安排还款,转账后保留凭证(截图、回单),并致电银行说明情况,请求“不报征信”或“标注非恶意逾期”。
特别是因疫情、失业、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逾期的,可以提交证明材料申请征信异议处理。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是邮储银行一笔消费贷的借款人,某天凌晨收到一条短信:“您的贷款已逾期90天,将依法起诉。”
小李吓得睡不着觉,第二天就准备卖车筹钱,但他还算冷静,先打了95580查询,结果发现——根本没逾期!
原来是他换了手机号,银行系统未更新,自动扣款时银行卡余额不足,系统误判为连续逾期,触发了批量催收短信。
更离谱的是,那条短信里的“还款链接”点开是个仿冒页面,差点套走他的验证码。
我们后来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分行管理疏漏,并要求删除不当催收记录,最终银行道歉、赔偿损失,并优化了短信审核机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情绪失控最容易被拿捏,而理性核查才是最大护身符。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但同时也规定,贷款人不得采取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债务。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条:
明确禁止使用“虚假、恐吓、误导性”信息进行催收,不得频繁骚扰借款人及其亲友。
也就是说,哪怕你真逾期了,银行或催收方也不能用“马上抓你”“房子查封”这种话术吓唬你,否则就是违法!
朋友们,面对贷款逾期短信,最怕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
我要强调三点核心建议:
不忽视,也不高估
短信只是提醒工具,不代表最终结论,查清事实比什么都重要。
只认官方渠道,不信陌生链接
所有操作必须通过银行App、官网或客服完成,绝不点击短信里的“还款入口”。
保留证据,敢于维权
如果遭遇暴力催收、虚假信息、泄露隐私等问题,立即录音、截图、投诉到银保监会(12378),必要时走法律程序。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债务可以协商,信用值得珍惜,但尊严和权利,一分都不能让。
你是借款人,不是囚徒,合理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惧中失去判断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你在风雨夜里,手里那一盏不灭的灯。
—— 一名陪你守住底线的律师朋友
一、先别慌,分清预警和实锤,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邮储银行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要上征信?一文说清应对策略 最近好几位朋友私信我,说半夜手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