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怎么算?搞懂这一步,生意才不会白干!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账上看着流水哗哗进,结果年底一算,利润少得可怜?甚至有时候还亏了? 别急,问题可能就出在——你压根没搞清楚“毛利率”到底是怎么算的。 很多人做生意,只盯着“卖了多少”,却忽略了“...
辛辛苦苦跑客户、谈合同、发了货,月底一算账,发现没赚多少,甚至有时候还亏?
别急,问题可能就出在——你压根没搞清楚“销售毛利率”到底是啥,更别说怎么算了。
很多人一听“毛利率”,脑子里立马浮现一堆复杂的公式、Excel表格,觉得那是财务的事儿,跟自己没关系,但真相是:不懂毛利率的老板,就像蒙着眼开车,方向错了都不知道。
那到底什么是销售毛利率?说白了,就是你卖一件东西,刨掉直接成本后,还能剩下多少钱,这个“剩”的比例,决定了你是真赚钱,还是在给别人打工。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卖一台净水器,售价3000元,进货价、运费、包装这些加起来花了2000块,那你的毛利就是1000元,毛利率呢?3000 - 2000)÷ 3000 = 33.3%,也就是说,每卖一台,你能留下三分之一的钱用来付房租、工资、广告,还有最后落到口袋里的净利润。
听起来简单?但现实中,很多人连“成本”都算不清。
毛利率不是财务报表上的冷冰冰数字,而是你生意能不能活下去的命脉线。
那怎么算才准?记住这个万能公式:
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 100%
关键点来了:
✅ 销售收入:是实际成交价,不是标价;
✅ 销售成本:只包括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支出,比如原材料、加工费、运输到客户的费用,不包括房租、人工这些“期间费用”。
你可能会问:那净利率呢?毛利率和净利率差在哪?
打个比方:毛利率是你从田里收了多少稻谷,净利率才是最后蒸成饭、端上桌后你能吃几碗,中间还有管理费、税费、推广费这些“损耗”,毛利率高,不代表最终赚钱;但毛利率太低,基本注定亏钱。
我见过太多小老板,产品卖得风生水起,结果毛利率只有8%-10%,一场平台抽成、一次物流涨价,立马翻车,而真正聪明的商家,哪怕销量不大,但毛利率控制在40%以上,稳扎稳打,三年就把店开到了全国。
别再只盯着“卖了多少单”,赶紧回头算算:“每一单到底赚了多少”。
我有个客户老张,在大学城开了家网红奶茶店,开业三个月天天排队,月流水近40万,朋友圈全是“爆单”“日销千杯”的喜报,可年底一算账,净亏损12万!
他百思不得其解,来找我咨询,我让他把每款产品的售价、原料成本、包装、配送分摊列出来一算——平均毛利率才21%,其中爆款果茶系列毛利率甚至不到15%。
更糟的是,他为了冲销量,长期做“第二杯半价”,相当于主动砍掉一半毛利,再加上外卖平台抽成23%,一杯18元的奶茶,送出去后实际到账不到13元,成本却要10块,几乎白干。
我们重新调整定价策略,砍掉低毛利产品,优化原料采购渠道,把整体毛利率拉到38%以上,虽然月销量降了三成,但净利润反而翻倍,老张感慨:“原来不是卖得多就赚得多,是卖得‘值’才赚得到。”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三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要求:
“销售成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摊的制造费用。”
这意味着,企业在计算毛利率时,必须依法依规确认收入与成本,不得虚增收入或低估成本,否则不仅影响经营决策,还可能面临税务稽查风险。
作为常年处理企业商事纠纷的律师,我反复强调一点:法律保护的是合规经营、账目清晰的企业。很多老板觉得“做生意嘛,差不多就行”,但正是这种模糊思维,埋下了资金断裂、股东内斗、税务处罚的隐患。
销售毛利率不是一个财务术语,而是一种商业常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你生意的真实健康度,会算毛利率,不只是为了记账,更是为了掌控定价权、优化产品结构、规避经营风险。
别等到亏损关门才后悔:“早知道就该好好算算那一笔账。”
从今天开始,拿起计算器,把每一笔买卖的成本抠清楚——赚钱,从来都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算数。
你算清了吗?
销售毛利率怎么算?不会算等于白干,搞懂这招多赚几十万!,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跑客户、谈合同、发了货,月底一算账,发现没赚多少,甚至有时候还亏? 别急,问题可能就出在——你压根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