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平安e贷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说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平安e贷】用户您好,您名下贷款已严重逾期,涉及金额XX,XXX元,若未及时处理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请立即登录还款链接处理…… 短信来得猝不...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可我记得上个月明明还了一部分啊?怎么就“严重逾期”了?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执业十多年、处理过上千起金融纠纷的律师,我今天要跟你掏心窝子聊聊:那些让你睡不着觉的“逾期短信”,到底哪些是真的警报,哪些只是心理施压?你该怕什么,又该怎么做?
我翻过太多客户的聊天记录和短信截图,这类通知大致分三种:
正规金融机构发来的提醒
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用的是官方短号(如955XX、106开头带备案号),内容清晰写明:贷款机构名称、逾期金额、最后还款日、客服电话,这类信息基本属实,需高度重视。
外包催收公司的“加码警告”
有些贷款平台把催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尽快回款,常在短信里加戏:“即将起诉”“冻结账户”“上门催收”,但注意——他们无权决定是否起诉,也无权直接冻结你的银行卡,很多话术是为了制造恐慌。
彻头彻尾的诈骗短信
伪装成“银监会”“法院执行局”,附带一个点击链接:“立即还款避免被列为失信人”,点进去是个钓鱼网站,诱导你输入银行卡密码或验证码,这种不是催收,是骗钱!
✅ 判断关键:看发送号码是否正规、有无具体合同编号、是否要求点击不明链接。
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俩字就崩溃,以为自己马上要进黑名单、被法院通缉,现实远没那么夸张。
根据行业惯例和监管规定:
收到短信第一反应不该是恐慌,而是核实+冷静应对。
我建议你按这个流程来处理:
查合同
翻出当初签的贷款协议,看清楚还款日、利率、逾期罚息标准,一切以白纸黑字为准。
打官方电话确认
别回短信,也别点链接,直接拨打该金融机构官网公布的客服电话,报上身份证和贷款编号,问清楚:
保留证据
把所有短信、通话录音、还款凭证都保存好,万一将来扯皮,这些都是你的“护身符”。
主动沟通,别玩消失
哪怕现在手头紧,也要告诉对方:“我在努力筹钱,能不能给个缓冲期?”多数机构愿意谈,毕竟他们也不想坏账。
坦诚比逃避更有力量。
我的当事人小李,某天收到一条短信:“您在XX金融的8万元贷款已逾期90天,即将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他吓得整夜未眠,差点去借网贷还钱,后来他找到我,我们做了三件事:
一是查了他的征信报告——根本没这条逾期记录;
二是联系平台客服——发现他其实在宽限期内还过一部分,系统延迟更新;
三是向银保监会投诉该催收公司虚假恐吓。
结果呢?平台道歉,催收停止,小李一分钱没多花。
这件事让我明白:恐惧源于未知,而法律是你最硬的底气。
也就是说,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不当催收说“不”。
朋友们,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恐慌中做出错误决定——比如借高利贷填坑、泄露隐私、甚至放弃维权。
我要告诉你三句话:
下次再收到那种“血红色”的逾期短信,不妨笑一笑,然后打开手机,一步步照我说的做。
你不是欠债的“罪人”,你只是一个暂时遇到困难的普通人。
而真正的法律,从不惩罚努力生活的人。
作者:张维伦 律师
执业领域:金融合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原创声明:本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深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