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收到起诉短信,是真是假?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我司将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请立即还款,避免承担法律责任。”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要坐牢了?”“会不会...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
“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起诉,请于3日内联系法院处理,否则将冻结名下所有账户……”
一看手机,心跳直接飙到120,银行卡、微信、支付宝是不是马上要被封?征信会不会彻底崩了?家人会不会知道?一连串问题瞬间涌上心头。
别急,先深呼吸,这种短信,十有八九是“吓唬人”的,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因为背后可能藏着真风险,也可能只是催收套路,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每天都在处理这类纠纷,我就用大白话,带你一步步拆解这个“贷款逾期起诉短信”的迷局,告诉你到底该怎么办。
99%的“起诉短信”都不是法院发的。
法院从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被起诉,正规流程是:立案→送达传票→开庭通知,这些都必须通过邮寄、公告或司法送达系统完成,绝不会靠一条60字的短信就判你“败诉”。
当你收到类似“已起诉”“即将执行”“账户冻结”等字眼的短信,大概率是催收公司、第三方机构甚至诈骗分子在施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害怕,赶紧还钱。
但这不等于你可以完全无视,关键在于——查证真伪。
第一步:看发送号码
是106开头的短信号?还是私人手机号?法院和正规金融机构不会用个人号码发“法律文书”,如果是+88或境外号段,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
第二步:查贷款平台是否正规
回忆你借的是哪家平台的钱?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还是网贷?如果是后者,尤其是一些早已被点名整改的小平台,它们往往没有诉讼资格,更不可能走司法程序。
第三步:登录征信报告自查
打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APP,查一下自己的信用报告,如果真被起诉,通常会显示“民事判决信息”或“强制执行记录”,没有?那说明还没走到那一步。
第四步:主动联系放贷机构
别等对方找你,直接打官方客服电话(不是短信里的号码),核实你的还款状态,如果确实逾期,问清楚:是否已进入诉讼流程?有没有案号?能否协商分期?
第五步:保留证据,防患未然
把所有催收短信、通话录音、转账记录都存好,万一真被起诉,这些都是你维权的重要依据。
我有个当事人叫小李,去年借了一笔3万元的网贷,逾期半年没还,某天凌晨两点,他收到一条短信:“您已被XX法院立案,案号(2024)民初字第XXXX号,请立即还款,否则列入失信名单。”
小李吓得睡不着,第二天就想东拼西凑去还,但他老婆多留了个心眼,让他先别动钱,来律所咨询,我们一查:
最后确认:这是第三方催收伪造的恐吓短信,我们指导小李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过正式渠道与平台协商延期还款,最终避免了更大损失。
你看,冷静+专业=自救。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换句话说:用短信谎称“已起诉”,属于典型的违法催收行为,你可以投诉,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说到底,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恐惧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真的还不上,别躲,也别信那些“帮你洗白征信”“内部撤诉”的骗子。
正确的做法是:
✅ 主动沟通,争取展期或分期;
✅ 区分合法债务与非法催收;
✅ 真被起诉了,也别怕——出庭应诉、提交证据、申请调解,法律永远给你说话的机会。
你不是老赖,你只是暂时困难的人,只要诚实面对,总有出路,而那些靠吓唬人赚钱的,早晚会被法律收拾。
下次再收到“起诉短信”,不妨冷笑一声:
“这剧本,我律师早讲过了。”
该干嘛干嘛——该查征信查征信,该打电话打电话。
稳住,你能赢。
你有没有在深夜突然被一条短信惊醒? “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起诉,请于3日内联系法院处理,否则将冻结名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