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案件里碰上个轻伤,到底该咋处理?对方不赔钱又咋办?
生活嘛,难免磕磕碰碰,有时候一句口角不对付,或者一个小小的意外,就可能动起手来,或者造成点身体上的伤害,咱们今天说的“轻伤”,可不是你摔一跤擦破点皮那么简单,也不是说你觉得“我挺疼的,这肯定是轻伤”,...
生活嘛,磕磕绊绊总难免,可能因为一点儿小事,邻里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就起了冲突,万一冲突中不小心,一方受了伤,而且还被鉴定成了“轻伤”,那这性质就有点不一样了,处理起来也得更谨慎。
咱得明白,“轻伤”可不是咱老百姓嘴里说的“哎呀,就破了点皮,没事儿”那种,在法律上,“轻伤”是有严格鉴定标准的,它是衡量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比如故意伤害罪)的一个重要门槛,但咱们今天主要聊的是民事纠纷中的轻伤处理,也就是说,重点在于怎么赔钱、怎么弥补损失。
真遇上这种事儿,您先别慌,记住以下几个步骤,能帮您理清头绪:
第一步:先顾人,赶紧治伤!这是最重要的!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有人受伤了,第一时间肯定是先把人送到医院,确保得到及时救治,保留好所有的诊断证明、医疗费票据、病历本、用药清单等等,这些可都是后面索赔的重要证据,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第二步:固定证据,这是硬道理!“口说无凭”这话在法律上太重要了,发生纠纷受伤后,您得赶紧想想办法固定证据:
第三步:试试私了,和平解决是首选!如果双方都不想把事情闹大,或者对方态度还比较积极,愿意承担责任,那“私了”也是一个选项,私了可不是口头说说“我赔你多少钱”就完事儿了。
第四步:私了不成?那就走法律途径,公了!如果对方耍赖,不认账,或者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协商不成,那咱也不能干等着,这时候,就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
以案说法
给您说个例子,就叫它“邻里口角致轻伤案”吧。
王大妈和李大爷是楼上楼下的邻居,这天,因为王大妈家孩子在家拍球声音大了点,李大爷上来理论,几句话不对付就吵了起来,争吵中,李大爷情绪一激动,推了王大妈一把,王大妈没站稳,摔在了楼梯口,胳膊肘磕在台阶上,当时就破了,还肿了个大包。
王大妈家人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诊断是“左侧尺骨鹰嘴骨挫伤,伴软组织损伤”,后来,王大妈家人报了警,警方委托鉴定机构对王大妈的伤情进行了鉴定,结果是“轻伤二级”。
一开始,李大爷还觉得就是推了一下,不算啥大事,不愿意赔钱,王大妈一家就拿着医院的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警方的出警记录和那份“轻伤二级”的鉴定报告,咨询了律师,律师告诉他们,李大爷的行为已经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犯罪),但如果双方能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王大妈也可以出具谅解书,对李大爷的刑事责任有一定影响。
后来,在警方和律师的沟通下,李大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和王大妈一家达成了和解协议,赔偿了王大妈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共计2万多块钱,双方签了书面协议,这事才算圆满解决,王大妈也出具了谅解书,李大爷因此也没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遇到这种事,证据是关键,协商是首选,协商不成,法律途径是保障。
法条链接
咱老百姓办事儿,心里得有杆秤,这秤砣就是法律,关于民事纠纷中的轻伤处理,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法律规定:
律师总结
遇到民事纠纷导致的轻伤,您记住这几点:
生活不易,谁也不想遇到麻烦事,但真遇上了,咱就得冷静、理智、合法地去解决,希望今天说的这些,能帮到您!有啥具体问题,随时再来问我。
民事纠纷里碰上个轻伤,到底该咋处理?对方耍赖又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嘛,磕磕绊绊总难免,可能因为一点儿小事,邻里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就起了冲突,万一冲突中不小心...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