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了会发短信吗?收到这类消息千万别慌,先搞清这几点!
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行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那一刻,心跳可能猛地一沉,手心微微出汗,是不是银行真的开始追债了?是不是马上就要上黑名单了?这条...
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银行通知”,说你某笔贷款已经逾期,再不还款就要上征信、被起诉,甚至冻结账户?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赶紧点开链接准备还款……等等!先别慌,也先别点!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贷款逾期后,正规金融机构到底会不会发短信提醒?这些短信又有哪些“真假难辨”的套路?
先说结论:会发,但有标准流程和固定方式。
如果你在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办理了贷款(比如房贷、车贷、信用贷),一旦出现逾期,机构确实会通过多种渠道联系你,短信是其中之一,但关键在于——正规短信长什么样?
✅ 正规逾期提醒短信的特征:
❌ 而那些“假李逵”短信呢?
这种,99.9%是诈骗!
这里要分几种情况:
真逾期 + 真通知
如果你确实没按时还款,平台通过系统自动发送提醒,这是合规操作。
真逾期 + 被外包催收骚扰
很多金融机构把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也会发短信,但必须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不能辱骂、威胁、群发通讯录。
根本没逾期 + 收到“逾期”短信
这大概率是诈骗短信,利用你对征信的焦虑心理,诱导你误操作,进而盗刷银行卡。
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一条短信慌了神,结果点了个链接,卡里三万块五分钟就被转走了,太可惜了!
教你三招“防坑口诀”:
🔹一看号码:记住你贷款机构的官方客服号,不是这个号的一律怀疑;
🔹二不点击:凡是带链接、二维码的短信,一律不点、不扫、不输信息;
🔹三主动查:打开官方App或打客服电话,自己查还款状态,别等别人“通知”你。
真正的银行从不靠一条短信就吓你转账。
去年,杭州的王女士接到一条“建设银行”发来的短信:“您尾号8821的贷款已逾期92天,即将上报央行征信,请立即处理。”短信末尾附了一个链接。
她心里一紧——确实几年前办过一笔消费贷,但早就还清了,可万一记错了呢?出于担心,她点了链接,按提示输入了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还把收到的验证码填了进去。
不到十分钟,她卡里的8.6万元被全部转走,报警后才发现,那个链接是伪造的建行页面,而发送号码是虚拟号段,骗子正是抓住了她“怕影响征信”的心理,设下陷阱。
最终警方追回部分资金,但过程耗时三个月,身心俱疲。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很多人不是不懂法律,而是被情绪牵着走了。
《民法典》第1032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隐私。
——这意味着催收不能骚扰家人、朋友,也不能泄露你的债务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23条:处理个人信息必须取得个人同意,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传输他人信息。
——那些冒充银行的诈骗分子,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互联网金融逾期催收自律公约》第8条:催收短信应标明身份,不得使用侮辱性语言,不得发送虚假信息。
——正规催收也有边界,越界就是违法。
回到最初的问题:贷款逾期,官方会发短信吗?会,但方式克制、渠道正规。
真正可怕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你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征信固然重要,但它不会因为一条短信就崩塌;而你的银行卡安全、个人信息安全,一旦失守,后果可能无法挽回。
请记住我的三点建议: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大的安全感,不是来自银行的通知,而是你内心的清醒与从容。
我是律师老陈,关注我,少走弯路,守住钱包,也守住尊严。
贷款逾期了,官方真的会发短信吗?别让一条消息骗走你的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半夜手机“叮”一声,一看是条“银行通知”,说你某笔贷款已经逾期,再不还款就要上征信、被起诉,甚至冻结账户?心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