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劳动纠纷如何立案

普法百科21小时前1
法律解析:

人事劳动纠纷立案一般先需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再向法院起诉立案;也有部分人事劳动纠纷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立案。立案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在处理人事劳动纠纷时,立案是解决纠纷的重要一步。首先要明确劳动纠纷通常需遵循劳动仲裁前置原则。即发生人事劳动纠纷后,当事人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立案: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法院起诉立案: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向立案时,要准备好,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要携带本人身份证、劳动仲裁裁决书、相关证据材料等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窗口办理立案手续。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对其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有一些人事劳动纠纷可以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人事劳动纠纷立案要依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分享举报
忧郁症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 上一篇21小时前
合同到期了,公司不续签了,有赔偿吗
下一篇 »21小时前
×
09
2025 10

人事劳动纠纷如何立案

法律解析: 人事劳动纠纷立案一般先需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再向法院起诉立案;也有部分人事劳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