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欠了四千块,真的会被起诉吗?该咋办?
大伙儿好,我是王律师,最近后台有个朋友挺着急地问我,说他之前手头紧,在网上借了四千块钱,现在还不上了,催收电话也接了不少,最近更是收到短信或者电话,说再不还钱就要被起诉了,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吃也吃不好...
“律师,我就欠了1200块钱网贷,催收说再不还就起诉我,是真的吗?” 哎,这种咨询,我真没少接到,很多朋友觉得,不就一千多块嘛,平台至于这么大动干戈,闹到法院去吗?
咱们得明确一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管金额大小,只要你确实借了钱,到期没还,那就是违约了,平台有权利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来追讨,起诉,当然也是其中一种合法途径。
那1200块,平台真的会去起诉吗?这个还真不一定,得分情况看。
有些平台,可能会把精力主要放在催收上,比如电话、短信提醒,或者委托第三方催收公司,毕竟,起诉也是有成本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诉讼费(虽然1200块的诉讼费不多,也就50块钱左右),如果平台觉得为了这1200块钱,走法律程序不划算,可能就不会真的起诉。
朋友们,千万不要赌平台“嫌麻烦”或者“金额小就不起诉”!
为什么呢?
别侥幸!收到催收说要起诉的通知,先别自己吓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最关键的是,先确认一下,这个“起诉通知”是真是假,法院的传票是有严格格式和送达程序的,不会只通过短信或者催收电话告诉你。
万一,我是说万一,真的收到法院的传票了,那该怎么办呢?千万别慌,更别玩失踪!积极应诉才是王道,你可以自己去法院,也可以请律师,把事情说清楚,比如为什么逾期,现在是什么经济状况,看看能不能和对方(网贷平台)达成调解,比如分期还款什么的,法院一般也会先进行调解。
如果法院判决你还钱,你还是不还,那平台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到时候,你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钱可能会被划扣,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老赖”名单,那影响可就大了,坐飞机、高铁,甚至孩子上学都会受影响,为了1200块,真不值当!
以案说法:
给大家说个我身边类似的小案例吧,就叫小王吧,小王也是年轻人,手头紧,在一个网贷平台借了1500块,后来忘了还,逾期了小半年,滚到了1800多,催收电话没少打,他一开始也是爱答不理,觉得“就这点钱,能把我怎么样”。
结果呢?某天,他真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和起诉状副本,这下小王慌了神,赶紧找到我,我帮他分析了一下,金额确实不大,对方证据也挺明确,就是借贷关系和逾期事实,我建议他主动联系平台的律师,表达还款意愿,争取调解。
后来,在法院的主持下,小王和平台达成了调解协议,一次性还清了本金加合理的利息(注意,是合理的利息,超过法定上限的部分咱们是可以拒绝的),总共不到1700块,平台也同意撤诉了,小王虽然花了钱,也担了惊,但总算把这个事儿了了,没留下更坏的记录,他事后跟我说:“真是教训!以后再也不敢随便逾期了,哪怕钱少,也别抱侥幸心理。”
这个案例就告诉咱们,小额逾期也可能面临诉讼,积极面对、主动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心里更有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白话:欠钱不还,不光要还本金,还得给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白话:只要平台能证明你欠了钱,有你的身份信息,知道告什么,为什么告,法院就能受理,跟金额大小关系不大,一块钱的纠纷,只要符合条件,法院也能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白话:利息不是平台想收多少就收多少,超过LPR四倍的部分,法律不保护,你可以不用还。)
律师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给大家总结几点核心的:
如果你真的网贷逾期了,金额哪怕只有1200块,也赶紧想办法还上,或者主动跟平台沟通,看能不能分期、延期,别拖,别等,更别抱有侥幸心理,有问题,积极面对,总能解决的。 对大家有帮助,有其他法律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咨询,咱们下次再聊!
网贷欠了1200块,真会被起诉吗?万一起诉了该咋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就欠了1200块钱网贷,催收说再不还就起诉我,是真的吗?” 哎,这种咨询,我真没少接到,很多朋友觉得...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