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人均年收入到底怎么算?少算一笔可能吃大亏!

普法百科34秒前1

家庭人均年收入怎么算?一文教你算清“经济账”

生活中,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个“高频词”——孩子上学填表、申请低保补助、打官司争取抚养费,甚至办贷款都可能用到,但很多人一被问到“你家的人均年收入是多少”,立马懵了圈:是只算工资?年终奖算不算?老人没收入要不要纳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笔账算明白!

第一步:明确“家庭”范围
法律上,“家庭”通常指在同一户口本下的成员,或实际共同生活、经济共享的直系亲属(比如夫妻、父母、未成年子女),注意!已成家单独生活的子女、长期分居的配偶,一般不纳入计算。

家庭人均年收入到底怎么算?少算一笔可能吃大亏!

第二步:汇总所有“收入”
收入不仅仅是工资!以下常见的都要算进去:

  • 固定收入:工资、养老金、租金、定期分红;
  • 临时性收入:年终奖、稿费、兼职收入;
  • 补贴福利:单位发的交通补贴、饭补(若打入工资卡);
  • 经营性收入:个体户的净利润、种地卖粮的收益。
    但要注意:工伤赔偿、助学贷款这类“专款专用”的钱,通常不计入。

第三步:计算人均值
公式很简单:
家庭人均年收入 = 全家年总收入 ÷ 家庭人口数
举个栗子:老张家4口人,夫妻年工资共12万,房租收入2万,孩子压岁钱(法律上属赠与,不计入),老母亲养老金3.6万,全家年收入=12+2+3.6=17.6万,人均年收入=17.6万÷4=4.4万。


以案说法:少算一笔钱,低保资格没了?

2021年,杭州王阿姨申请低保时,自称“全家年收入只有3万”(老伴打零工,儿子在读大学),但工作人员核查发现,她儿子课余做家教年收入1.8万,王阿姨却觉得“孩子赚的钱不算家里钱”,结果因漏算这笔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超标,低保申请被拒。

律师分析:
法律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必须合并计算(学生勤工俭学收入也不例外),王阿姨的误解在于,误以为“谁赚的钱归谁”,类似情况还常见于“老人帮子女带娃,子女给的生活费是否算收入”(答案:算!)。


法条链接: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释义》第15条明确规定:
“家庭收入指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在申请前12个月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律师总结:3个关键提醒

  1. 别凭感觉估算:很多人漏算隐性收入(比如公积金提取、股票收益),建议拉银行流水逐笔核对。
  2. 动态调整人数:如果孩子年中出生或老人去世,记得按实际共同生活月数折算人口。
  3. 地域差异要注意:一线城市的“低收入”可能远超三四线标准,具体政策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最后提醒:家庭收入计算直接影响法律权益,比如离婚抚养费纠纷中,若故意隐瞒收入,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算清这笔账,既是精明,更是守法!

(注:本文案例已做隐私化处理,法律依据更新至2024年现行规定。)

家庭人均年收入到底怎么算?少算一笔可能吃大亏!,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打架致对方轻伤二级,会怎么判刑?
« 上一篇3分钟前
建行逾期1年多了,我该怎么办?一位资深律师的暖心指南
下一篇 »16秒前
×
27
2025 09

家庭人均年收入到底怎么算?少算一笔可能吃大亏!

家庭人均年收入怎么算?一文教你算清“经济账” 生活中,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个“高频词”——孩子上学填表、申请低保...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